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色记忆]长征途中 我给周恩来当卫生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08:23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记者杨磊 通讯员王宇 马洪涛 记者 刘中灿摄

  [简介]刘江萍,1916年出生,江西赣县人。1932年7月参加红军,1934年参加长征。解放后历任湖北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1972年离休。

  “我,江西赣县湖江区人,湖,是江湖的湖,江,是长江的江。1916年农历正月十

二出生,是个男孩……”91岁的刘江萍老人幽默的开场白引来满屋笑声。

  坐在藤椅中的老人,依然可见戎马一生的军人气质———白色衬衣最上面的一颗扭扣扣得一丝不苟,腰间束着军用皮带,脚穿一双软底皮鞋———即便在家中也是如此。

  3个小时里,老人一直挺直着腰,时不时打着手势,说起部队,说起战争,说起工作和生活,他的回忆是那样准确而清晰……

  参加红军,家人不知生和死

  1932年,17岁的刘江萍还是个放牛娃,村里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当年7月,他加入了红军21军军部特务连。

  入伍月余,他就参加了王母渡战役,仗打得很惨烈。有人告诉他家里人说看到他被打死了。家里人信以为真,为他办了丧事,随后,每年七夕,都要给他烧香。

  这时的刘江萍,正在随部队四处转战,无法与家人联系。直到1937年9月,刘江萍到陕北后给家里写了封信,家里人才知道他并没有死。

  1934年9月,刘江萍在部队从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进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卫生部卫生学校学习。

  一个月后,他们接到命令,随同中央红军开始转移。

  “我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只是跟着部队走。白天要躲避飞机轰炸,一般都是晚上行军,走到哪里我们也不敢问,那是军事机密。”

  给周恩来当卫生员

  刘老漫长的记忆中,最不可磨灭的是长征,是长征途中给周恩来当卫生员的经历。

  “周副主席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老人的目光柔和而深情。

  1935年6月,刘江萍在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当卫生员。他接到命令,到周恩来身边当卫生员。周恩来当时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现在,刘称周恩来还是“周副主席”。

  “当时,周副主席得了肝脓疡,发着高烧,躺在担架上被人抬着走。我的工作是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长征途中,生活条件很艰苦,刘江萍想着法子改善周恩来的生活,有时候,他用白木耳加点小米熬成稀饭,就算是打牙祭了。病中的周恩来从没提出什么要求,做什么他吃什么,还总是强调不能搞特殊化。

  生病期间,和其他女红军一同在干部休养连的邓颖超,回来守在周恩来身边。此前在1935年1月,邓颖超曾患上肺结核,不停地咳血,周恩来亲自照顾她。但此刻轮到她照顾周恩来。

  在过草地的第一天,邓颖超遇到了她长征中最惊险的一幕,她的马惊了,她落在了队伍的后面,掉进了沼泽地。当时周恩来的担架已经走过去了,直到后边来人才把她拉了出来。

  周恩来对部队要求非常严格。“长征经过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时,周副主席说,一定要讲民族政策。有的战士要将沿途的猪和狗打了吃,周副主席不让,如果谁违反了,要受处罚”。

  1935年底,中央红色抵达陕北后,周恩来身体已好转,不再需要卫生员了,就对刘江萍说:“小刘,卫生工作很重要,你还是回卫生学校吧。”刘江萍离开了周恩来身边。

  然而,他对周恩来的牵挂一直没变。

  后来,刘江萍在延安的一次大会上见到周恩来,他正在大会上讲话,右臂因为摔伤不能伸直。“看到他那个样子,我的眼泪都掉下来了。”

  1945年春节期间,刘江萍去看周恩来,那时他和邓颖超住在延安窑洞。刘江萍憋不住,问周恩来的胳膊是怎么摔伤的。周恩来笑了笑说:“你还很关心我啊。”周恩来告诉他,那是1939年7月的一次骑马,从被日军飞机炸毁的废墟里走过时,马想跳过一坑洞,却没有成功,突然倒下,他的胳膊骨折了。

  刘老说:“后来,关于他摔伤的原因,一直有很多种说法,都是不准确。周副主席亲口告诉我,是马自己摔倒的。”

  那以后,刘江萍没有再见过周恩来。1976年,周总理去世的消息传来,他失声痛哭。

  “做人做事都要有一种精神”

  长征,是对人精神和意志的考验,刘江萍和许多战友一样经受住了。

  老人不愿意多谈那些艰难岁月里他所吃过的苦头:“哪个参加过长征的人不是历尽千辛万苦?我能活下来,就已很幸福了。多少人倒下了啊,他们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老人念念不忘的,是长征途中和他一起放牛的一个伙伴死在草地上了。

  老人念念不忘的,是他的一个老乡都快走到陕北了,实在受不了,跑了。他临走时,跟刘江萍说,就算不被打死,不饿死,也会走死的。“就差那么一小段啊,他坚持不下去了。”老人说起这件事,就满脸遗憾。

  这件事,老人总是不断地说起,告诫自己,也告诫儿女们:做人做事,都要有一种精神,认准了,就要坚持到底。

  这,不就是一种长征精神吗?

  老人这一生,一直坚守着这种精神和信仰。

  1935年底,中央红军走到了陕北。那个时候,卫生学校还未筹备好。刘江萍被临时分配到骑兵团。

  “我哪里骑过马啊。心里有些害怕。但硬着头皮也得去啊。”

  “起初,我骑一匹老实的母马。没几天,我就觉得马慢了,换了一匹快马。那时候,天寒地冻,河床都结了冰。”到了年底,他随同骑兵团,和当地的小军阀井毓秀打了一仗。

  有了那些经历,刘老现在看电视时看到骑马打仗的镜头,他觉得有些别扭:“真正的不是那个样子,哪能两只手都拉着缰绳呢。应该是右手拿枪或马刀,左手拉缰绳。打仗的时候也不会“吁,吁”唤马,你要让马快跑就往上拉缰绳,想让它慢一点就放缰绳。”刘老说着说着,就站起来为我们比划。

  刘熟练掌握了骑马技术。从1945年到1949年,刘参加解放战争一直到南下,部队给他配的马,他骑得得心应手。他说,一般的马生人骑上去会乱蹦,他能制服这些烈马。

  “群众的一双筷子也不要拿”

  解放后,刘江萍历任湖北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

  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个有实权的位置。

  刘老的二女儿刘静插话说:“爸爸当这个后勤部长,把他自己、把我们这个家管得可严了。几年前,我们都还一直用着那对用了几十年的‘鸳鸯沙发’,就是那种老式的皮沙发,一把沙发的扶手坏了,爸爸给它换了一副颜色式样都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叫它‘鸳鸯沙发’,爸爸不愿意换新的,他说能坐就行。”

  刘静说起父亲,一口气说了很多,“爸爸的那些打着补丁的衣服,都还用包袱裹得好好的。”“爸爸出差,都是先自己掏钱,有时候回来也不报销。”“爸爸做事特别认真,每次开会都是第一个到会场。”

  刘老急着解释:“公家的东西,是大家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必须严格执行制度,要按照制度办事,否则自己说话就没有分量了。”

  刘老有4个女儿,当年,大女儿想参军,那时,刘老却认为大女儿身体不太好,不符合参军条件,不让女儿参军。

  刘静说:“那时候,推荐工农兵大学生,我身边的一些同学,都由长辈找关系推荐了,爸爸却不愿意为我们开这个后门。我后来在孝感当兵,领导都是爸爸的部下,他却从来不给他们打招呼照顾一下。”

  刘老的孩子们,便也和普通人家一样,过着普通而平常的生活。刘静说,“我们也想通了,踏踏实实地生活,没什么不好。”

  刘静说话的时候,刘老一直笑眯眯地望着她。他后来开口说:“长征的时候,周副主席告诫我们,群众的一双筷子都不能拿。”

  这句话,刘江萍记了一辈子。

  86岁时,学会了使用电脑

  刘江萍的家规很严。早些年的时候,他不让家人在家里穿拖鞋、穿背心。扣子必须扣好,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有一次,三女儿和丈夫来看望刘老,刘老出门了,家里又热,女婿便脱了外衣穿着背心。突然发现刘老在楼下开门,吓得女婿赶紧穿好衣服。

  现在,老人对孩子们的要求没这么严格了,但他自己的生活,依然过得一丝不苟。

  每天早晨,刘老就起床,收听广播,吃了早餐后,下楼走一走。上午,他会坐在桌前,认真地看完《解放军报》、《中国老年报》和《参考消息》,看完后,他会拿出厚厚的笔记本,记下读报心得。他对当前的大政方针,对国际国内军事形势,了然于心。我们采访的时候,老人还与我们热烈地讨论起“三个代表”、“社会主义荣辱观”。

  下午,刘老会出去活动活动,转一转,与老头老太太们聊聊天。每天吃完晚饭,刘老开始写日记,他已坚持写了30多年日记,每年都要写两大本。老人的记忆力很好,儿孙们的生日啊、家里的一些纪念日啊,他记得清清楚楚,到时候就会提醒。

  晚上,他会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看完后休息10分钟,上床休息。

  老人这样的生活从没有改变过。他一直对新鲜事物保持着热情,在86岁高龄的时候,他还上了老年大学,学会了五笔输入法和收发电子邮件,现在,他有时会通过电脑与远在海外的外孙交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