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组图:西枕千峰迭嶂贺兰山护佑一方沃土(5)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1:07 人民网

  

组图:西枕千峰迭嶂贺兰山护佑一方沃土(5)
黄褐色的山体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少年时代在岳飞的《满江红》中与贺兰山邂逅,便对它有了遥远的幻想。也因为这词,贺兰山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总是与悲壮、豪迈的英雄气概联系在一起。如今,贺兰山真实地站在了我面前:巍峨壮丽的山峦,在平坦的旷野上拔兀而起,酷似骏马飞腾,又是一座巨大的屏风,以高大壮阔的身躯挡住了腾格里和乌兰布两大沙漠

吹来的风沙和寒流,呵护住了银川平原,使这里天空明净、土地肥沃。

  “贺兰”在蒙语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是南北走向的山体,横亘于宁夏平原和内蒙古自治区之间,绵延2000多里,纵卧中原,黄河蜿蜒其下。贺兰山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羌、突厥、回鹘、党项、吐蕃、蒙古等留居放牧的地方,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漫步山脚,耳边似乎传来隐隐的厮杀声和悠悠号角声。边塞雄关,苍凉而伟岸。

  瑰伟绝特的贺兰山,铭刻着历史沧桑和民族变迁的印记。历史上的西夏王朝就建都在贺兰山下。九百多年前,西夏党项族人与宋、金分庭抗礼、割据一方,建立大夏王朝,俗称西夏,疆域至整个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前后持续190年。他们仿汉人设官制,制礼仪,创建西夏文,拥有灿烂的文化。千百年中,在此地有过怎样的生死聚散,爱恨情仇,如今已无迹可寻。人们都说只有山是亘古不变的。贺兰山变了吗?古书上说贺兰山的得名是因为:山有树木青白,望之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也曾有人夜宿山中,听山风拨动树木,犹如钱塘江怒潮澎湃。历经千百年的战乱,滥伐滥樵,今天的贺兰山碎石嶙峋,山势峥嵘。裸露的岩石上是水冲刷的印记,黄色的衰草在风中抖动。

  当谜一样的贺兰山在我的视野中渐渐变得模糊的时候,我心中竟涌起一阵依恋与感动:“欲说塞外荒寒苦,且休,胸中锦绣不言休。”

  【1】【2】【3】【4】【5】【6】【7】

人民网记者 赵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