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片清凉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4:0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片清凉世界
“清气满乾坤”留青臂搁。
一片清凉世界
“竹枝”留青臂搁。读完著名竹刻艺术家叶瑜荪先生的新著《竹刻技艺》(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一股淡淡的书卷气迎面扑来,字里行间的竹子青香溢满我的书房。这部并不厚的介绍竹刻技艺的专著,却在有限的篇幅中完整地介绍了中国竹刻的源流,全书叙述翔实,有根有本,文字洗炼流畅,图文并茂,是一本难得的谈竹刻技艺的好书。

  叶先生自己是国内著名的竹刻艺术家,他几十年孜孜矻矻,一直在竹刻艺苑里辛勤耕耘,不求闻达,只求完美,成果颇丰,他那简朴高雅的竹刻艺术,曾得到陈从周、郑逸梅、谭建丞、王世襄、王子野、赵朴初及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等名家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陈从周曾称叶瑜荪为“江南刻竹第一人”,誉为当今“竹人之魁”。所以我曾多次催促叶瑜荪先生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总结和整理,在其家乡浙江举办一些竹刻艺术展,叶先生总是略带羞涩地谦虚道:“这个,还不够呢。”其实,叶瑜荪无论是竹刻作品数量还是竹刻艺术水准,在中国竹刻界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创作的竹刻精品,足以举办一个可观的竹刻艺术展。如他以丰子恺书画为蓝本的竹刻,足以传承丰子恺的气韵;他的弘一书法竹刻,观之让人心静到一种无我境界;他的竹刻绘画,惟妙惟肖,让人爱不释手,难怪陈从周称叶瑜荪竹刻为“神品”而“每日摩挲”。然而叶瑜荪的竹刻艺术展,迟迟没有搞起来,在以张扬自我为荣耀的世俗里,叶瑜荪的这种定力和修炼,常常让朋友们肃然起敬。所以与叶先生谈艺术,没有物欲杂念,也没有名利浮躁,难怪有那么多阅人阅世颇多的前辈会如此激赏叶瑜荪。

  这样的竹刻艺术家写出来的专著,其品位、品格也就可想而知了。全书共分3编,第一编是专讲竹刻史话,洋洋洒洒,源流并举,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从江南的竹子讲起,讲到竹刻,自明正德、嘉靖时形成专门竹刻艺术到清代鼎盛,其间源流脉络清晰,例举适当,简明扼要;然后再叙嘉定竹刻、浙江文人竹刻,其间带出代表人物,乃至海外影响,可谓纵横捭阖,囊括了中国古代竹刻史主要成就和源流。第二编是竹刻艺谭,有人物有往事,有技术有知识,细枝末节,一一道来,仿佛竹刻艺术家自己边操刀边演示边介绍,从上山采伐如何选竹子,如何品竹子,如何加工,直至运刀、传拓、藏玩等,每个环节都介绍得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三编是容园竹品。“容园”是作者的斋号,展示了他的28幅臂搁和49件拓本的竹刻作品,蔚为大观。这样扎实的专著,在当今泛滥书海的外行人写专业书、抄抄拼拼大谈做人技巧、做事技巧的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的同时,真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所以,在今年杭州少有的高温里,读叶先生的《竹刻技艺》,尽管汗流浃背,心里却是一片清凉世界。

钟桂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