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校一品” 青羊学校强调差异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4:3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在金沙遗址旁边,青羊区正在新建一所小学——金沙小学,准备出任该校校长的现任中国教育学会青羊实验学校校长钟樱接到一个“硬任务”:全权负责学校建设,必须将学校建成“一流”。该区给予钟樱的条件是,建设资金由政府统筹,包括软、硬件配置等,全部由她找专家确定,“新学校教学大楼内甚至没有‘隔断’,区上要求我自己根据教学需要

确定怎样分割!”钟樱感到压力颇大,但又非常“过瘾”,因为她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实施“专家办学”,这个年轻的特级教师还没上任就一直在筹划着自己心目中的校园文化。她说,这是该区实施“一校一品”计划所要求的,其重点就是让各学校差异发展,拒绝同化。

  青羊区教育局局长娄进认为,均衡教育绝不是千人一面,更不是“削峰填谷”,也不是牺牲办学效益为代价的绝对平均,而是要“填谷追峰”,在软、硬件达到一定标准的同时,应该以评价机制引导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在竞争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办学格局。

  过去两年中,青羊区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每年教育投入均在一亿元以上,集中对涉农学校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高标准统一配置硬件设施。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缩小了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差别,让涉农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文明的成果,享受到青羊教育的优质资源。该区在每一所学校的打造中着力于深挖学校文化内涵,深挖社区历史内涵,每一所学校都积极探索着发展的空间与亮点,或以科技开拓创新,或以成语营造氛围,或以艺术陶冶情操,或以民俗文化育人,力争实现“一校一品”、“一校一景”。比如,三年前是由几所村小合并而成的草堂小学,通过开展题为“依托社区文化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诗歌教育实践研究”活动,以科研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培育了鲜明的诗歌文化特色,如今已成新名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羊区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把学校的校舍建设也纳入学校文化的整体打造,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一景”:被誉为“星级民工子弟校”的红碾小学以节约文化为特色,倡导了教材循环使用;“美得像公园”的文翁实验学校国学教育实践搞得有声有色;东城根街小学在民间文化教育方面所作的尝试初见成效,并以巴金的思想教育小学生。如今,正在建设和发展的苏坡小学、康河小学、绿舟小学等也分别确定了竹文化特色、生态文化特色、绿色文化特色等目标。

  本报记者 周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