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布房屋成本 抑制房价上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6: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公布房屋成本抑制房价上扬

  去年8月,福州市物价局在全国率先公布了该市商品房的社会平均成本清单,这份被称为“第一个用准确数据揭开房产内幕的范本”,引发了行内的震动,也让浙江、江苏物价部门跃跃欲试,准备效仿。时隔许久,最近,广东省建设厅给省人大代表建议的一份回复,又让类似话题掀起新波澜。

  广东省建设厅在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公布房屋成本这一做法违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下,决定价格的因素主要是供求关系而不是成本,开发商有根据市场需求以及房屋质量好坏、配套设施是否完善、档次定位等情况确定销售价格的自主权。因此“对商品住房成本价进行公开,或者公开的内容和程度把握不好,容易造成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侵犯和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影响。”

  这里有几个绕不开的问题,其一,如何看待房屋这一特殊商品,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职责?其二,既然决定房价的因素主要是供求关系,我们就要看公布房屋成本对供求关系是否会产生积极正面影响?其三,才是公布后是否涉及到商业秘密问题。

  房屋作为商品,我们当然承认它有其他商品共同的属性。所以同样是房屋,不同地段、朝向、质量、品牌,房屋价格不一,人们都能理解。但另外一方面,居住权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权利,房屋也是一种特殊商品。当过高的超过民众承受的房价,对普通民众的居住权造成威胁时,政府的适当干预也是必要的。所以,从去年到今年,国务院才屡屡下令,要求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这说明,政府是把房屋当成一种特殊商品对待,所以才会有对户型比例的干预等举措。

  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信息必须透明。在国务院此前的政策中,明确要求打击捂盘惜售囤积炒作现象,目的就是为了加大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透明度,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房价的上涨。那么,公布房屋成本是否对改善供求关系有利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公布房价成本清单,消费者自然会从房地产成本价格构成中,进行理性分析,作出某地楼市是否存在泡沫的基本判断,从而决定是否进入楼市的选择。当更多的人持币待购,冷眼旁观楼市之时,因为虚假信息人为造成的楼市供求关系紧张,自然会得到根本改善。这对房价的稳定是不言而喻的。

  今天,房地产行业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正如一些专家指出,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房地产业存在着操作不规范、暴利等“灰黑现象”,给宏观经济带来很大隐患,常常是产业越繁荣,风险就越大,问题就越多,因此公布成本清单,就能起到类似“审计风暴”般的积极作用。长远点说,一个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于各方都有利。当前的股市和球市,就是最大的殷鉴。

  其三,才是公布后是否涉及到商业秘密的问题。对于房地产这个高负债经营行业来说,开发商的财务成本特别是资金来源等信息,可能确实是其商业秘密。但从房价成本的构成看,传统上由土地价格、建筑成本、营销成本、政府税费四大板块构成。这些其实都不应列入商业秘密范围吧?

  至于一个楼盘从立项到验收的全过程要跑几十个部门,其中的“灰色投入”多少?网络上对此议论非常多,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