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德十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6:13 大洋网-广州日报

  姚柏林

  “百行以德为首。”创建和谐社会,和德不可少,大力培育公民的和德意识,至关重要。笔者思索再三,归纳十谈,就教诸君。

  温和处世,宽厚待人。和谐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协和人我、宽厚处世。如何减少矛盾

、摩擦、甚至冲突,达致和谐社会之目标,要求公民修炼仁爱和睦、辞让友善的精神。

  守正心灵,限控情绪。种种烫心行为给和谐社会撒上了一把盐。倡导追求内心和谐,养点静气,把持自我,大度雅量,谦让容人。

  待人以诚,授之以信。首先要施行德教,使公民懂得“人无信不立”,其次建立健全诚信制度,赏罚严明,增加道德投机风险成本。

  友善沟通,心心相印。沟通,有“舒筋活络”之功效。沟通也许不一定达成共识,但是达成共识的前提;不一定能直接解决矛盾,但它是解决矛盾的起点。平等说话,坦诚相见。

  珍惜缘分,因爱而美。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家”出发,多关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对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多交心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宽容少计较,使“大家”都感到“你”可亲可爱可敬。

  秉持平和,欲而不贪。正如秦牧所说,一个人的利欲、物欲、贪欲、情欲发展到脱离社会道德准则,他就会遭到人民唾弃。

  拨亮心灯,知荣明耻。要杜绝不以跑官为耻、不以贪为耻、不以赌为耻、不以造假为耻、不以公款吃喝为耻、不以铺张浪费为耻、不以随地吐痰丢垃圾为耻、不以口出“黄言”为耻、不以嫖为耻、不以拉帮结伙为耻之风。

  气量儒雅,体谅包容。要看到他人的长处优点,分享别人取得成就的快乐。

  悯济弱者,乐与人善。要有良心,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时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

  善待自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必须慎待和尊重自然,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不能超出自然所承受的程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