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连一根针都要从国内带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7:55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本报海口9月24日讯(记者 廖庆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南极是个神秘的地方,也是个令众人向往的地方。在南极的科考人员是怎么样工作和生活的,他们会遭遇哪些难题?21日上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巡视员盛六华在海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为海南人民讲述了一些南极科考鲜为人知的故事。

  过西风带 破冰层

  从上海到南极路上要一个月

  盛老告诉记者,目前南极科考人员去南极,主要是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一般是10月出发次年4月回来。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但是都要经过吓人的西风带,还要经过浮冰区,破冰区等,最后才能到达南极。

  西风带常年有很多气旋,盛行西风,12级以上的台风如同家常便饭,气候相当恶劣。目前世界上能去南极的船并不多,其中原因也和能否抗得住这个区域的恶劣环境有关系。“雪龙号”能抗50米/秒的风速,过这里不成问题,但是在西风带里一走就是10天,成为去南极科考路上最难捱的时间。

  过了西风带,还要经过浮冰区,这一区域相对容易一些。接着,还要经过几十海里的破冰区,船一点一点破冰,直到破不动为此,才将船停下来,通过其他雪地运输方式把船上的物资带上去,为长城站和中山站补充给养。

  连一根针都要从国内带去

  新鲜蔬菜成奢侈品

  据介绍,南极大陆14000万平方米,目前还没有一个正式的码头。而在南极大陆,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都要通过“雪龙号”从国内带去,甚至连一根针都要从国内带。即使到了南极,将东西从船上转到两个考察站也不是简单的事。

  盛老说,考察船破冰完停下后,将通过3种方式把东西运上岸,一种是,重要的、应急的,而且比较轻的物品,如药物等,将用船上的直升飞机直接运输到考察站。另一种是,通过南极的各种运输方式将东西运上岸,如雪地车等。由于不清楚冰面地下的冰层有多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遇到连车带东西全部突然掉下去的情况。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在冰层融化的时节,通过小艇将物质运上岸。

  在南极,所有科研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都要从国内通过考察船带来,煤气、柴油、甚至打火车、针线等等都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去南极,而考察船是根本无法在南极获得给养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路上日子久,新鲜蔬菜的保鲜比较困难,因此能带上岛的蔬菜和水果很少,也成为了南极上的奢侈品。

  居住在钢结构房子里

  越冬人员生活较为枯燥

  在“雪龙号”带给考察站物资给养的同时,也将次年越冬的人员从国内带过去,顺便接回前一年在南极越冬的科考人员。

  盛老介绍,南极有极昼和极夜,一般国内冬天的时候就是南极的夏天,出现极昼,国内夏天的时候南极就是极夜时间。现在一般是度夏考察,考察船在次年4月份回来的时候,只留下越冬人员在两个考察站工作生活。

  以前,船上的集装箱搬上岸就成了科考人员居住的房子,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能在南极住上钢结构的房子了。目前,南极还不能接受到电视讯号,科考人员只能看影碟。从南极打电话回家是件奢侈的事,每分钟需要花费7美元,一般情况下是舍不得多打电话的。考察船在的时候还好,工作和生活不觉得枯燥,一旦考察船回去之后,每个站也就剩下10多人,前一两个月还可以多交流交流,时间长了,话也就也越来越少。由于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越冬人员次年回到国内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与其他人的正常交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