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岛援建海拔最高行政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7:59 半岛都市报

  编者按:今年是青岛市开展援藏工作以来的第十一年,青岛市第四批党政援藏干部进藏工作两周年。青岛市委宣传部组成赴藏新闻采访团奔赴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采访,本报特派记者随团进藏。从9月6日开始,新闻采访团赴西藏采访共历时半个月,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日喀则见到了来自青岛的7名党政援藏干部及4名技术援藏干部。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来自青岛对口援藏工作第一线的报道。

  世界上最“高”的城市

  9月9日上午,采访团由西藏首府拉萨驱车赶往青岛市对口支援地区————日喀则市。采访车经过4个多小时、277公里的路程后,一座坐落在群山之中的城市出现在眼前,日喀则到了。

  进入市区,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市中心的“青岛路”让人看了备感亲切。道路两侧都建起了现代化的楼房,繁华的市貌让人们很难想象到这里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平均海拔3840米~6646米)。

  汽车缓缓驶进日喀则市政府办公大院,青岛援藏的7名党政干部和4名技术干部及部分藏族朋友早已在此等候。在异乡听到乡音让大家备感亲切,援藏干部向记者介绍,日喀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交汇处的冲积平原上,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

  目前,发展中的日喀则市正在兴建不少工程,而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日喀则市行政中心,该项目是青岛市第四批援藏重点项目之一。

  行政中心08年交付使用

  9月10日,按照采访日程,采访团首先来到位于日喀则市区南部的市行政中心建设工地。

  一座高高的钻井架竖立在工地中央,建筑工人正在忙碌地工作。一面面写有“青岛建设集团”的彩旗分布在工地上,在巍峨的山川和湛蓝天空相映下,格外醒目。

  正在施工的工人朱师傅听说是家乡来的记者,跑过来自豪地对记者说,他和不少同事从青岛来这里工作有两个多月了,有很多同事想来都没有争取到名额,他和同事们会努力把工程建好。

  整个项目主要由行政中心、职工周转房、城市中心广场等部分组成,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青岛市人民政府援助资金3000万元,行政中心主楼11层,局部为12层,建筑总高度44.7米,项目占地面积56163平方米,外观造型美观,体现了现代建筑与藏式建筑的完美结合。行政中心大楼主体将于2007年下半年封顶,2008年上半年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将成为日喀则的标志性建筑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办公楼。

  争建高原第一个“鲁班奖”

  站在工地上,记者感觉呼吸困难、胸口发闷,手指和嘴唇都变成了紫色。强烈的紫外线让许多工人嘴唇都干裂得出现了一道道血痕。藏族工人卓玛对记者说,这个地方昼夜温差大,缺氧严重,水到70摄氏度时就开了,大米也不会蒸得太熟。连当地工人身体都经常有反应,但是内地工人从来没有退缩过。

  日喀则市委办公室主任牛润之(进藏前为胶州市委常委)向记者介绍,除高原反应给工人们带来了影响外,在高原上修建工程难度也非常大。高原施工不同于内地,地下没有几米就是冻土层,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当地电力供应不是很稳定,时常出现停电的情况。

  牛润之主任告诉记者,这项工程无论在选择建筑工艺、建筑材料、施工队伍都是最为先进的,目标就是争取将它建成高原上第一个“鲁班奖”,成为让当地百姓满意的建筑工程。

  日喀则市委书记慕建民(进藏前为市南区委副书记)告诉记者,日喀则是西藏自治区西南边境唯一的一个城市,我们对日喀则的周边环境作了调研之后,决定日喀则城市规划将按照青岛在山东省的地位来发展,行政中心在南部的建立将对周边起到明显的带动效应。

  新闻资料

  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是历代班禅驻锡地;日喀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交汇处的冲积平原上,东距西藏首府拉萨277公里,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总人口9.8万人,藏族人口占97%,另有汉、回、满等13个民族的人口,日喀则市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青岛市从1995年开始对日喀则市开展援藏工作。

  本报特派记者王滨编辑:wyf相关新闻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