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千国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孔子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8:28 华商网-华商报 |
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据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张树骅说:“孔子形象不统一,不利于树立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孔子形象。”(9月24日《华商报》)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底长的什么模样?我相信今人谁也说不清楚,如果孔子生前有人给他画像,并一直流传下来,无疑就是标准像。可惜没有。因此,即便是绘出了孔子像的 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也不可能知道孔子真正长什么样。后人对孔子的长相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附会了太多自以为是的东西,一如所谓的“标准像”,是“创作”出来的。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标准像”并非如此。当孔子乘着牛车、风尘仆仆地周游列国,推销他的学说时,绝不像现在的著名教授那样,乘专机、住套房,儒雅堂堂,而是饥肠辘辘,形如“丧家之犬”。孔子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凄惶的影子,是一个并不得志的落魄文人。之后孔子在鲁都杏坛招徒三千,大兴私学,在我看来不过是为生活所迫,这有孔子的话为证:“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即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有人送给他十条干牛肉,他就收下这个学生。孔子在彼时彼景,仍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教书匠形象,把他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如果孔子泉下有知,也一定觉得好笑。 以上只是我对孔子形象的猜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孔子。孔子形象的大变,应该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孔子树为圣人以后的事。既是圣人,似乎要有点圣人的形象,不能形容凄惶,或是落魄难堪,于是被不断地美化起来。 由此看来,我们目前既无法知道孔子的标准长相,也不知道流传下来的孔子画像有多少添油加醋的成分,总之是难以定标准。现在,有人要强行给孔子长相定标准,虽然“死无对证”,但却是用一个标准来统一多种标准,强迫认同,这要么是一厢情愿,要么就接近“文化暴力”了。其实我们要传播普及的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于孔子长的什么样,对树立孔子的形象已无关紧要。廖保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