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优质科研成果为何无鉴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9:36 南方日报

  议论风生

  一项已被应用于200多项工程,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几十亿元的科研成果“弦线模量”,却因无专家愿意为其鉴定而让它在问世39年后的今天仍然未能得到官方的权威认定和推广(见9月4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相关专家愿意开个鉴定会,为这个“弦线模量”鉴定一下,即使得出的结论是它达不到科技创新的标准,那大家都无话可说,可是,相关专家干脆连开个鉴定会都不愿意,这算是咋回事?

  如果这个理论真的一无是处,那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是咋回事?惟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种新理论已经对某些权威赖以生存的旧理论的地位构成了威胁!

  中国的学术界,问题多多:创新不足、学术腐败……都是有目共睹的。个中原因很多,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体制问题,也有素质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已形成许多“山头”、“地盘”,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山头”里又盘踞着“山大王”。

  有些学界权威,将自己打扮成道德上的完人和学术上的圣人;他们独享学术盛宴与国家资源,不容他人染指,对胆敢闯入者以无情的打击,甚至不惜动用非学术手段;他们占据学术领域的某一个席位,拥有不少师友门徒,在学术上搞关门主义,在门派上搞“山头主义”,排斥异己,用非学术手段剥夺异己的发言权;他们热衷官场,左右逢源。一些学阀,他本身就在官场上混。因此,这样的学阀既是官僚,又是所谓的学者。

  学阀把国家的资源当作自家的小金库,把学术界当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眼中只有个人利益,全然不顾国家利益,学术成为他们牟利的工具,无视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学术中人一旦沦为学阀,可以说就告别了学术,成为了学术发展的罪人。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连年增长,而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却连年下降,从1998年的第13位到2003年的29位。面对这个数据,学阀们,你们应该忏悔!

  毛泽东在新民主革命时代曾大批革命队伍中出现的“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看来在今天,清除学术发展的障碍,也要敲敲这两种“主义”的丧钟,搬掉一些高高坐在学术殿堂,扼杀学术自由的学阀。

  练洪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