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厚重笃实育桃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00:04 人民网-华东新闻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本月迎来50周年校庆。这所秉承“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精神的高校50年扎根苏北,为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近日,笔者专程走访了徐州师范大学校长徐放鸣教授。

  扎根苏北服务苏北

  融吴韵汉风于校园精神

  徐州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56年建于江苏无锡市的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北迁徐州。从江南到苏北,吴文化和汉文化的交融使得徐州师范大学既有南方的细腻勤勉,又有北方的粗犷大气。这样的特质,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放鸣说,从“杏花春雨江南”的无锡搬迁到“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徐州,“根在江南、发展在苏北”的办学历史,使徐州师范大学受到江南诗性文化与北方伦理文化的双重滋养,形成了特有的“南北交融、吴韵汉风”的文化底蕴。第一代徐师人从无锡来到徐州,用自己的双手建成当时苏北地区惟一的本科高校。经过50年的不懈奋斗,徐州师范大学已发展成拥有56个本科专业、53个硕士点、22591名在校生的师范类高校。“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徐师人投身到“高水平、综合性、有特色的新型师范大学”的建设中去。

  20世纪60年代全国高校调整时,徐州师范大学因周恩来总理一句“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的指示得以保留。50年来,该校坚持“姓师向农”的办学方向,一大批毕业生活跃在教学一线,成为苏北地区师资力量的摇篮。

  周总理的话既是对学校的肯定,又是对学校的殷切期盼。50年来,徐师大始终秉承这一教诲,以振兴苏北教育文化事业为使命,立足苏北、扎根苏北、服务苏北。

  为人朴实基础扎实作风务实

  走有特色的办学、发展路

  根据苏北地区基层师资需求,徐师大把培养中等教育师资放在第一位,从专业思想和专业技能两方面下功夫,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师资力量。50年来,学校共输送师范类毕业生64894名,其中60%工作在苏北的农村中学。在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等苏北5市的高中教师中,徐州师范大学毕业生占到60%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该校毕业生有“为人朴实、基础扎实、作风务实”的“三实”精神,江苏省教育厅的领导称赞徐州师范大学撑起了江苏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

  在50年的办学实践中,徐州师范大学不断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形成语言文字工作、竞技体育、国防教育等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

  徐放鸣认为,高校不能“千校一面”,要想在高校之林中立足,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开拓创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徐州师范大学利用在汉语学科上的传统优势,开设《演讲与口才》、《影视作品制作》等课程,每年都举办朗诵大赛、影视文化周、辩论赛等活动,铸就了学生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利用高校的师资和科研力量,探索教体结合培养运动员的路子,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运动员;在全国率先开设了预备役科技军官班,为国防事业培养人才,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经过探索与创新,徐师大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全国高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成为学校发展的新亮点。

  “质量立校”是徐州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徐州师范大学获得优秀,成为全国非重点、非省会城市大学中惟一获得优秀的高校。

  一手抓培训一手抓引进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徐放鸣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徐州师范大学确立“一手抓培训,一手抓引进”的人才战略,一方面实施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现有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学科领军人才,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目前,全校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7%,拥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达到45.1%,在全国高校中处于较好的水平。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徐师大积极推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制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举的策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连续8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学生辩论队连续两次摘得江苏省高校辩论赛冠军;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无雨的日子》捧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最高奖——理想杯;校女子足球队获得两届世界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冠军和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军。是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是这些优秀毕业生,支撑起徐师大“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

王杨 王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