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广东”正扬帆(今日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00:44 人民网-华南新闻

  

“和谐广东”正扬帆(今日关注)
位于广东山区的迳口经济区内,一家电气企业的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操作。随着区域协调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崛起在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

  本报记者 黎旭阳摄 广东有条件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广东人做出的判断。

  人们可以理解为广东人的自我加压,也可以认为是对广东现实的一种规律性认知:作为全国的排头兵,广东经济发展较早,各种矛盾暴露较充分,和谐社会建设的愿望日益强烈。

  “规律”的背后,是广东经济总量在“十五”末期超过了香港、新加坡,并将在“十一五”期间超过台湾,这为和谐广东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广东人探索和谐广东的脚步,从迈出的那一刻起,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广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初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

  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构建和谐社会,广东既有条件,也能作为。2004年9月,广东省委九届五次全会首次提出“建设和谐广东”。2005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构建和谐广东的若干意见》,鲜明地提出和谐广东是“富裕、公平、活力、安康”的广东。

  有人说,构建和谐社会为破解转型期难题找到了一把“钥匙”。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暴露得相对更早、更充分。比如,粗放型增长模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协调,特别是城乡差距很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还有较大差距。

  这些问题的成因,说到底还是经济不够发达。建设和谐广东,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建设和谐广东就会变成空中楼阁。这些年来,广东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用发展的方法来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通过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人们看到,广东努力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培育新的发展源泉,开拓新的发展途径,着力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目前,广东的产业结构已“脱胎换骨”,从轻型化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广货也从“轻”变“重”:汽车、船舶、石化、钢铁、IT等重化工、高新技术产品挑起大梁。与此同时,山区、东西两翼的发展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环保硬指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也首次掉头向下,形成“环保拐点”。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广东用实践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发展不是片面追求GDP的发展,而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指标与人文指标的全面提升;不是单纯的城市、工业发展,而是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以及国内外的统筹发展;不是竭泽而渔的一时发展,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有人把广东比作一只翱翔的雄鹰,可这只雄鹰身子强壮,头显瘦小,两翼偏弱。广东经济发展到现在,有条件、也必须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这个判断,近年来广东进行重大战略决策时一再被提起。

  今年国庆前夕,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汕头召开促进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工作会议,要求粤东地区“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在会上,广东宣布,“十一五”时期在粤东规划建设工业、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等重点项目390项,规划总投资2700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1700亿元。

  此前,广东促进粤西加快发展的政策已转变为该地区热气腾腾的发展局面。

  当粤东为近400个大项目欢欣鼓舞时,粤东北山区梅州市,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即将举行的另一场“大戏”——第四届珠三角与山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近年来,环珠三角的清远、韶关、河源和梅州等山区市,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以工业化和招商引资为龙头快速发展,工业增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居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山区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33.3%,增幅提高9.6个百分点,比珠三角增幅高15.8个百分点。

  区域协调发展,也给消除城乡不平衡带来转机。广东县域经济薄弱,广东省委、省政府改变扶持思路,从“输血”到“造血”,从单纯给钱、给项目到给政策、给环境,以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县域经济提速,为农民带来实惠,激活新农村建设源头活水。不仅如此,新农村建设中,广东省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

  经济专家对比“十五”之初和末期的经济数据后认为,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未来发展趋势都在走强,困扰广东多年的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已得到有效控制,并出现缩小的可能。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蓝了,水清了!”今夏,广州市民站在珠江边不禁感叹。以前,珠江广州河段污染严重,鱼虾几乎绝迹;经过3年综合治理,珠江水质明显好转,游泳的人也多起来。人和自然的和谐景象逐渐回到“老广州”的生活中。

  有人说,广东“环保拐点”正在出现。事实上,这正是近年来“绿色广东”建设的初步成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一再强调,新建项目,凡环保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限期治理和改造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

  广东通过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排污少的高新技术产业,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和产业政策,选址不当和污染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的项目,对在环境容量超负荷地区、区域削减措施不落实的项目,一律拒绝发放环保“通行证”。过去5年,广东各类建设项目中约有5%因环评不合格而被挡在“门外”。仅今年上半年,广东环保部门严格依法办事,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否决了26个重大项目,占审批项目总数的近10%。

  今年上半年,广东经济继续高速平稳增长,而两项最主要的环保指标——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首次双双下降,同比分别减少了2.9%和1.1%,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广东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广东正在走出GDP增长与环境污染加剧的相持局面。

  在我国将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一五”规划后,广东更是要求“严把环保关口”,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广东按照《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的“红线调控、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绿线提升,引导经济持续发展;蓝线建设,保障环境安全”的要求,进行生态分级控制管理。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环境优先、山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东西两翼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的不同战略,严防污染企业向山区转移。

  广东还建立了环保退出机制,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减少污染排放总量。电镀、制浆造纸、纺织印染、制革等重污染行业实行统一规划、定点建设。这些年,全省共淘汰关闭污染严重的小型工业企业1600多家,明年底还将关闭所有5万千瓦及以下燃煤燃油小火电机组。

  突破环保“瓶颈”之后的广东,环境随经济发展逐渐好转。与此同时,广东产业结构也因环保推动得到调整和优化。去年,广东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比5年前增加了5.6%和1.9%,而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污染行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

本报记者 韩建清 刘伯饶 翁淑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