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凭吊陈胜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02:3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凭吊陈胜王
陈胜墓中国的整部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农民造反的历史,但若细论,真正成功了的农民领袖,独独的单一地,只有一个朱元璋。只有一个,连“寥若晨星”也算不上,“屈指可数”也不必屈。李自成是进了北京,差一点就“坐天下”。一个多月吧,稀里哗啦垮了下来,还有一个洪秀全,也是“差不多”的了,败得比李自成慢一点,也还是败了。好比是下围棋,“布局”似乎不错,中盘或收官不行,输了半目或中盘崩溃大龙被吃,总之是不中用了。我听说围棋国手对阵败了半目,会难受得终夜大睁着眼看天花板。这些人连命都搭进去,倘地下有知,更不知如何排遣这份终天之恨,无尽之悲。

  输了就是贼,这没有说的,闯王叫“流寇”,太平天国叫“长毛贼”,这史书你随便翻,大致意思都差不多。这事也是有个例外,那就是千古道义英雄——陈胜,败了死了,史上称王,司马迁写史记,将他列入“世家”,是照“王”的规格列述撰评的。

  他的王陵高高地矗在周口芒砀山怀中。今年我到豫东走了一回,就这么一小块“山区”,再出去几公里,那边就是安徽。石头山里沟壑纵横,中间他的墓封土高耸,有点像从地下冒出的笔头指着天穹。他要在天上写点什么呢?不晓得。

  我管芒砀山叫“汉域”,因为就我的见识所及,哪块地方的汉墓和汉代遗迹都没有这里这般集中这样完整,如此的汉风神韵。陈胜不能算“汉”朝人,他生活在秦朝末年,他是秦帝国一个大大的叛逆。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他是楚国亡国劫后余生的一粒火种,烧灭了秦,自己也燃尽了。这个强大得让我们今天人无法思议的帝国被这粒火种烧成一片废墟,废墟上又重生出“汉”——既是王朝,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主要构成民族的称谓。从这个意义上说,陈胜的陵墓设在汉域里那是天意吧!

  千古首义无一例成功,这可以说是一个通则。成功的都是二义、三义,四义或五义。我看金庸的书,写张无忌,哎呀,倚天屠龙,何等雄壮的事业,他是教主却不当皇帝,也没有当皇帝的心思。朱元璋就上去了,朱元璋在“明教”里不过是个三流角色,但他却成功了——这个写法未必完全合乎“历史事件的真实”,但却是“历史规律的真实”。

  就陈胜而言,出身是地地道道的“贫农”,给人当长工的赤贫。但我心思里尚有一份狐疑:他应该是楚国亡命流徙避祸的家庭里出来的,“陈胜,字涉”司马公明明白白这么写,真的是蜗居山野的耕夫家庭,累世为人奴役的最底层人,有姓名,还会有字?没有仔细考证过这个学问:当时这个阶层有没有这个习惯?再说,在地头上歇息,他会突然冒出一句“苟富贵,勿相忘”的话,这是有点知识才会说的,人家反驳“要是种地,哪来的富贵”。他更是出语惊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就算是经过了文言修饰,就这个言语志量去琢磨,他似乎家庭背景不简单。

  秦帝国亡就亡在太相信武力,太过分地迷信手中的政权。“执棰拊以鞭笞天下”,“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是贾谊《过秦论》里的名言。它在灭亡六国的同时,残酷的兼并战争也撒下了极度的仇恨种子,当时就有口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的故乡不知是否楚域?但陈胜揭竿,口号就是“大楚兴,陈胜王”,这其中似有着很强的思维联系:他受过这种教育,虽然未必有文凭,但他有这个知识,逼得没办法造反时就用上了。他的朋友吴广,有点像是他的“政委”,外国军队有“牧师”一说,《史记》里说他“素得人望”似是透露了这个搭档关系。他两个一结合,“一样是死,为国而死吧!”——这个口号没有丁点私意,堂皇光明揭竿起义,就这份心胸,水平很高的。

  陈胜起义了,天下景从,到处都是他的旗号。有人说他的失败是因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我觉得也许有一点,但又不全是。心胸志气我以为他是够了,但他器量小了些。他当王,自然宫室娇娃尾从如云,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昔年和他一块种地的穷朋友来看他,不过夸了几句“好大的房子呀!”“真气派呀!”“啧啧……”之类的话,本来一笑置之资助几个小钱打发回去也就是了,他却把人家给杀了!这就很恶劣了,他自己“苟富贵”但“忘了”当时的话。这也许是身边那些马屁虫的撩拨,但他是王,是杀人主体。比起刘邦,当了皇帝回家看亲戚老乡,又喝酒又唱歌又哭又笑,真是差了去云泥。有一出《高祖还乡曲》是唱刘邦这件事的,那里头反映的“心情”我看也是真实的,有妒忌的,有肚里暗骂的,有假惺惺奉承的,刘邦几曾有怪罪的意思?

  再就是,他的警卫部队似乎也不行,打败了仗,怎就没人跟着保护他?这也许是他过于刚毅,不晓得体恤战士的原因。实践证明,陈胜的“领导能力”是很有问题的,结果他被司机给杀了——“庄贾”,看这名字有点像做生意的,他把陈胜送了无常,车夫因此名气传于百代,陈胜是窝囊死了。

  陈胜的墓在芒砀山,笔尖一样永远指着天,他想写什么真的不知道,郭沫若给他写的旧墓碑太小,现正在重新刻制,拜台也在重新修建。那地方还要修建刘邦《大风歌》的铜像,看铜像时,劝君也到陈胜陵前“扼腕”一会儿。

二月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