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油价调整背后的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09:30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之二

  周虎城

  据《东方早报》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几大国有石油巨头、上海石油交易所、地方发改委等相关单位齐聚成都,召开一次为期两天的内部会

议,而会议的议题正是备受关注的国内油价调整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问题。

  由于美国飓风季节异常平静,石油库存水平屡创历史新高,加上地缘政治亦非常平静,出现了油价连续的看跌行情,和今年7月中旬每桶78美元的高位相比,国际油价总体上已跌了20%以上。去年以来国内6次上调成品油价时,国家发改委曾宣称,涨价的目的是为了消化国际油价上涨的压力。但此次国际油价暴跌后,国内却“跟涨不跟跌”,这就引起外界的激烈争议。

  很显然,外界争议的核心就是油价为什么“跟涨不跟跌”。事实上,我们不能用单纯的经济学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油价调整由于牵涉到垄断企业和千家万户的具体利益,其影响早已超越经济范畴,而进入到政治领域。即使从直觉出发,人们也难免怀疑“跟涨不跟跌”的出现就是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在作祟。

  在中央财政去年划拨100亿元给中石化的新闻出来以后,笔者就曾撰文断言,垄断企业自己赚钱,全社会为其垄断的恶果埋单,是典型的部门经济效益损害全局性的社会效益。后来出台的审计署报告证实,这100亿元补贴属于违规操作。可以想见,垄断集团既然能够影响到财政部的决策,那么,未必不能影响其他部委的决策。如果“跟涨不跟跌”的现状继续存在,则垄断集团影响政府决策又添新例;而那些为“跟涨不跟跌”给出所谓“保护能源”理由的专家们,则难免受到被相关利益集团收买的质疑。

  由主管部门和几大石油集团召开的内部会议,或许将确定油价调整的新方向。但令人遗憾的是,此次会议似乎缺少了消费者这一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在这种博弈对手缺席的情况下所作出的新决策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就需要仔细斟酌。在这种情况下,此次油价调整实际上已经成为公众衡量能源产业是否已经构成特殊利益集团、是否依靠这种特殊利益影响决策的一把标尺。

  要使油价调整符合公共利益,并产生相当的社会效益,就理应限制某些特殊利益集团企图主导决策维护高油价的行径。同时政府亦须采取措施遏制特殊利益的泛滥,使能源产业回归到符合公共利益的道路上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