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平等“引路” 快乐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0:01 南方报业网

  街谈

  

  最近,在广州招募“成长引路人”的义工活动,风风火火,而且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根据昨天的《南方都市报》报道,自从团市委向社会招募百名“成长引路人”的消

息公布后,已经有500多名市民致电咨询以及报名,但是,与火爆报名参加“成长引路人”不同的是,报名“引路对象”的16岁-19岁青少年显得相对冷清,不足20人,并且多是家长代为报名。

  我对于这种公益行为非常赞许,这是一个都市精神乃至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设想,在过去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长辈们因为忙于养家糊口而无暇顾及我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些时候,他们一贯地称养育后代为“养孩子”,管吃管喝管上学,已经是很尽职了。现在,家长和社会除了负责“养孩子”以外,更注重“培养孩子”。要知道,培育比养育要难上好多倍。

  我坚信经过政府部门对“成长引路人”的各种严格“政审”,这些热情的“过来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无论是心理上的解惑,还是习惯上的纠正,又或者是人生观的影响,甚至是成功道路的指引,这些都是他们能做到的。可是从青少年的反应态度来看,这些热心人何以最终落得个“一厢情愿”?

  对于这种活动,成年人一定比未成年人要兴奋。因为,也只有过来人才懂得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和可塑性。可是,又有多少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懂得主动去接受“引路”呢?此外,根据记者的部分调查,不少青少年对这个活动心存偏见,以为“成长引路人”就是帮人做“心理辅导”的,是对边缘弱势青少年群体进行“帮教”的,那么,如果参加了活动被人知道,难免会被疑为“心理障碍患者”。

  成长是迷惘的阶段,同样也是好胜的阶段。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被人认为自己“有问题”,同样,这也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一种伤害。我认为,造成青少年这种偏见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提法令人犯怵。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将“引路”跟“迷途”,或者说走上“歧路”等等不良词汇联系在一起,这也是青少年在心理上抵触的一个因素。要知道,成长除了能走上一条正确的、健康的道路以外,还需要快乐地走在路上。而这种公益活动,也只有快乐地进行,轻松地上路,才能显得有效。

  如果将这种活动举办成青少年习以为常的另外一种有趣的第二课堂,在快乐中指引,在平等中帮助,这种有益而有效的活动,必将与那些形形色色的琴棋书画班一样受欢迎。

  草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