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子论文:民生新闻浅析(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13:40 人民网

  (五)采用故事范式的叙事模式,增添新闻戏剧性色彩。

  戏剧性,说到底,就是要把相对平淡的生活冲突化、浓烈化。要设置一连串的悬念、巧合、误会、发现、矛盾,使得影剧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戏剧性在影剧行当里已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并且也颇为奏效,产生了一批戏剧性强、颇为好看的作品。[14]麦克卢汉指出电视属于冷媒介,参与度低,因此,电视新闻栏目,在真实的基础上,也应该在编排上注重戏

剧性,这样才能吸引观众,让他们从无意注意状态转移到有意注意状态。作为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大致有三种:信息范式、故事范式、信息意义范式。采用故事范式的叙事模式正好增强了新闻的戏剧性。首先,“630”在编排上就顺应了这样的趋势,三个故事化版块(“重庆好心人”、“我的亲情故事”、“爱在深秋,梦相随”)贯穿于整个节目中,启承转合流畅自然,让观众充分感受到波峰波谷的起伏,使他们能在50分钟的时间中从无意注意状态转移到有意注意状态,调动起了观众的收视兴趣。其次,在这三个版块的中都采用了故事范式的叙事模式,突出了新闻的戏剧性和感染力,让观众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认同效应,产生共鸣。“630”的编辑选择故事范式的模式是极其明智的,因为对于老百姓来说,戏剧化的情节、感人的场面、贴近生活的小故事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注该事件,传播效果比其它两种叙事方式更佳。例如“爱在深秋,梦相随”这个版块曾播出过这样一期节目:一个农民想去学做麻花的手艺,整个实现梦想的过程充满悬念,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参与心理,让观众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比如他会不会被接收为学生,学费是多少,他能承担多少等等问题。最后当他实现了这个梦想时,观众的心理预期也得到了满足。而“重庆好心人”这个版块用方言来讲故事,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再现好心人的事迹,增强了可听、可感性,让观众产生一种发之为声气、见之为行动的情感体验。对于故事性不强的非事件性新闻,“630”充分运用了结构主义中“二元对立”的原理,通过主体与反主体的在冲突之中产生的对立,达到吸引观众关注的目的,现代叙事学理论把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叙事要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体,即“正面人物”;第二类是反主体,即“负面人物”;第三类是次要人物,承担帮手的功能。[15]比如“630”曾报道过一些交通肇事逃逸的新闻,肇事者的冷漠的和一些热心市民的援助形成了隐性对立,让受众在对立面的人物性格中体验社会的人情冷暖。

  二、《天天630》的潜在危机

  (一)新闻的非政治化、唯民众化

  由于电视越来越受到商业逻辑的侵蚀,而商业逻辑对电视的作用是通过收视率来实现的,有高收视率就能带来丰厚的广告利润和商业支柱,因此各电视台极尽犬儒主义之能事,纷纷追求奇特、轰动、耸人听闻的效果,且大获成功。[16]布尔迪厄也指出,由于收视率作为电视的基本目标,电视逐渐开始走向非政治化或中立化。“630”也不例外,以最有收视效果的社会新闻取代了电视的文化品味和政治功能。由于大多数受众只通过电视来接受信息,“630”把各种信息依照社会新闻的模式来处理和表现,这样一来,便排斥了公众为行使民主权利应该掌握的重要信息,力图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没有政治后果的事件上去,造成的后果是受众的政治知识趋向于零。在非政治化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另外一个趋向:唯民众化。唯民众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民众生活内容过于敏感,只要是关乎民众的事情,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家长里短,都详加报道,结果新闻成了百姓琐事的堆砌。媒体在连篇累牍地报道事件当中,无暇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17]比如“630”曾报道过一个小孩因为脚太大而买不到合适的鞋,于是想让观众为这个小孩提供买鞋的地点;一个楼道里有居民杀鸡,由于有少量鸡血滴在了楼道口,对邻近的住户产生了影响,“630”也对此做了报道。这些琐事都是生活中的常事,也是每家每户都可能遇到的事。尽管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服务意识,但媒体并不是有闻必录、面面俱到的工具。因此,像上述两则报道完全就是记者、编辑放大舆论的结果,同时会给观众造成一种“找媒体比找职能部门更有效”的错觉。本来邻里发生小摩擦是件小事,但经过媒体一报道,本可相互协商解决的问题会变得更复杂,从某种意义来说会加深他们的矛盾。这样类似的报道还会误导观众,让他们以为只要是自己身边的事都理所应当地得到报道,于是张三的儿子上学难报道后,李四的女儿上学难也要报道,媒体对同类事件的重复报道层出不穷。这样的平民化路线实际上是以消费主义立场替代真实性追求,以非理性话语替代客观性追求,以个体性立场替代了整体性思维。[18]

  从中看出,新闻报道的内容尽管都是贴近百姓的,但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而不是有闻必录。因为民众并不一定都是理智的思考者,况且记者所面对的民众又相对有限,所以,记者要有能力辨别部分人的意志与民意,不妄下结论,既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倾听民众呼声,又要能够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辨别哪些该报道哪些不该报道。同时应该在630中加入时政新闻,解读国家相关的民生政策,让党和政府的“政治话语”首先民生化、通俗化、实用化。[19]

  (二)报道中农民失语现象严重

  “民生新闻”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民”的内涵误解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局限和农民的失语。城市化过程是农民特质向市民特质、民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的过程,由于双方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过程必然伴随了两种不同性质文明的冲突与交锋。然而大众传媒却像一堵看不见的墙,通过屏蔽农民话语将农民和市民两个群体隔离开来,农民常常被置于传媒注意力的边缘,他们很少有机会成为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这种媒体隔离,造成了目前民生新闻农民缺位的尴尬,农民日益成为弱势和边缘化群体,成为一群真正的沉默的大多数。[20]尽管重庆是直辖市,但因农业人口众多和农村面积大,与另外三大直辖市相比,其城市化率相对较低,农民话语权就更应该受到重视,而“630”对农村的报道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大多是报道主城区的天灾人祸、房屋漏水、水管爆裂等内容,农民主动表达的形象几乎在“630”中缺席,要么也是处于一种被看、被关怀、被同情、被帮助、被教育的位置上,要么则完全是主流意识形态下控制的木偶。他们没有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更不用说表达对社会的意见和情感。[21]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且媒介资源稀缺,信息较为闭塞,同时缺乏参与意识。新闻的采集成本远远高于城市。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成为固定的媒体消费群体,城市化为民生新闻带来了广大的受众群,当然也赢得了高收视率,因而,记者编辑当然要尽犬儒主义之能事,把报道重点放在城市居民身上。农民在“630”中的失语从侧面也反映出他们的生存状况不能被很好地表达出来,他们话语的重新建构必须经过政府、公众、媒体的共同努力,推进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赋予他们平等的媒体接近使用权。

  [1]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世纪中国网站,2004年10月29日。

  [2]《天天630受到中宣部表扬》,《重视研究》,第311期,第1版。

  [3]http://www.cn880.com/admin/detail.asp?n_id=6902。

  [4]李浩然:《寻找大众的身份认同》,《重视研究》,第44期。

  [5][6]欧阳宏生:《电视批判学》,第249页,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秦中人:《打着“民生”旗号的“新闻暴力”》,《青年记者》,2005年第6期。

  [8]张姗:《公共新闻:角色定位与话语权》,《青年记者》,2006年第4期。

  [9]任金州,武超群:《管窥中国式“公共新闻”的理念与实践》,《青年记者》,2005年第6期。

  [10]魏加晓:《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特色》http://www.lwlt.net/read.aspx?id=3104

  [11]郭庆:《天天630;公共新闻的确认与追求》,《西部电视》。

  [12][13]魏加晓:《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特色》,http://www.lwlt.net/read.aspx?id=3104

  [14]孙萌:《电视栏目中的戏剧性问题》,《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15]欧阳宏生:《电视批判学》,第229页,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第5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

  [17]刘志杰:《警惕民生新闻的“唯民众化”》,《青年记者》,2005年第6期。

  [18]鞠斐:《警惕电视民生新闻背后的立场预设》www.hexun.com,2005年4月19日。

  [19]石常启陈宏坤:《以民为表民主新闻的精神内核――<民生大参考>栏目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

  [20]任中峰:《民生新闻与农民话语》,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229654.html2005年03月09日

  [21]欧阳宏生:《电视批判学》,第401页,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3】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王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