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缅念中的思索:鲁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21:1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章利新王若溪)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70周年纪念日。北京文化界人士19日会聚鲁迅博物馆,缅怀这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贯穿整个纪念活动的是这样一种关注和思索:鲁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当天在鲁迅博物馆举行的“鲁迅逝世七十周年暨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发表演讲说,鲁迅的时代虽已远逝,但他那种要在没有路的地

方走出路来的精神将永存。鲁迅的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提倡“和谐”的时代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谐”永远是一个过程,是矛盾中的发展,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多样中的统一,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鲁迅倡导的启迪民智,改造国民性、利人思想及其批判精神,是我们朝这一方向前进的动力。

  鲁迅精神作为一种资源是“儒家之后最具有原典意义的存在”。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表示,正是鲁迅精神使该博物馆半个世纪以来成为千百万人造访的“圣地”。他说:“鲁迅是一种开放的、未完成的精神之火,在古老的土地上扩张着,并因此而与每一代人的精神盘诘相遇,成为一种无穷的光源。”

  鲁迅博物馆当天下午还举办了有众多作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虽然主办方事先并未确定主题,但大家的发言不约而同地围绕着鲁迅与“我”以及“我们”(当代)的关系和距离展开。

  著名作家莫言以小说家的方式描述了他读鲁迅的经历。他说,七八岁时他就开始读鲁迅了,那时他家有一本鲁迅的小说集,散落的纸张被奶奶糊在了墙上,他就对着墙“颠来倒去”地读。他真正开始理解鲁迅,那是在自己开始创作以后。他表示,鲁迅最让他欣赏的地方是“他创造了独具个人风格、充满魅力的文体”,而这一点也影响了他的创作。

  著名画家陈丹青探讨鲁迅的角度独树一帜。他认为,对鲁迅的讨论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准政治话题到民间话题的曲折过程,现在我们“要还原鲁迅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和鲁迅之间已经缺乏可共享的生存经验、文化经验和政治经验。所以,作为现在我们探讨鲁迅的起点,我们首先要提出的问题“不是‘鲁迅是谁’,而是‘我们是谁’”。

  “虽然70年过去了,但我仍然觉得鲁迅离我很近。”学者止庵如此感叹。他强调自己只是鲁迅的一个读者,无论他接触现代文学、古典文学,还是学术,都是从《鲁迅全集》开始的。他表示,作为启蒙者的鲁迅从未远离他。

  参加此次纪念活动的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鲁迅之子周海婴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给纪念大会发来了贺信。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创作了《呐喊》《野草》《朝花夕拾》及中篇小说《阿Q正传》等作品。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他的作品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在50多个国家流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