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国家应制止中国品牌被贱卖(向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09:48 东方网

  徐工全年80亿的营业额,品牌价值被评估不低于60亿,最后却以20亿的价格卖给凯雷;高盛花费26亿的资金实现了对肉类加工第一品牌双汇绝对控股!

  而相对的——

  法国达能集团以25亿美元的嘉禾收购欧洲纳比斯公司,相当于其资产的27倍。雀巢

公司以3倍于股市价格、26倍于资产总额的价格收购了苹果公司。(10月19日人民网)

  中国品牌被贱卖的事实可谓触目惊心!更让人震惊和不解的是,中国本土品牌被贱卖的程度高达99%!试问,我们花费10年20年才建立起一个知名民族品牌,然后把资产和品牌捆在一起卖掉,用卖来的钱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还能再造一个类似的品牌吗?显然不可能!那些国际巨头只要花上稍许的资金就能获得优良的资产并占有我们为之开拓的广阔市场,这对他们是何等的划算?!而我们呢?满面笑容地把签字文书交到对方手中,傻的就像赵本山“忽悠”系列小品,一次次被人忽悠,竟还一次次说“谢谢啊!”——典型的“甩手掌柜”的政绩观和“财富至上”的麻木不仁。

  外资并购中国品牌也只是表面现象,收购只是其进攻战略的第一步,接着就会利用中国品牌的销售渠道来展开它自身品牌的攻势。例如1990年,拥有中国著名商标“美加净”品牌的上海家化在与一家国外跨国公司合资后,原有商标被搁置。表面上看,跨国公司投入巨资为上海家化发展生产,事实上,其目的就是使当时市场占有率近20%的“美加净”退出目标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再比如,美国卡特彼勒公司2003年提出,合资要服从卡特彼勒的全球战略,强调全球一体化,限制使用中国品牌。它的目的把中国合资企业变成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可见,外资并购中国品牌并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品牌,而是逐渐“雪藏”最终完全“消灭”中国品牌,清除它的中国竞争对手,最终是自己在该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逐步控制整个中国市场,握有制定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市场准则和标准的决定权。

  本土品牌消亡的代价是巨大的。因此,国家应站在保护民族品牌、保障市场发言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采取主动姿态,通过立法手段、审查机制等举措,高度重视外资并购事件,特别对于那些行业排头兵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企业以及严重影响行业有序发展的的并购事件,必须严格审查,必要时实行一票否决,坚决制止并购行为。切勿让中国品牌逐渐被国际巨头吞并蚕食,使中国市场成为国际资本的附庸,如果我们自己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和决定权,那将是可怕的灭顶之灾。


作者:向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