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场场盛宴 中国人频过文化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16:32 青年时讯

  2006年9月30日—11月19日,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别开生面的俄罗斯民俗艺术展。展览从图片开始,采用“民俗素描”的展示方式,以照片和图画的形式展示19至20世纪俄罗斯人的外貌、服装、生活、日常陈设、典礼仪式等场景。记录了俄罗斯不同民族的真实生活。2006年,是俄罗斯文化年。同时,也是意大利文化年。在这场文化交流活动中,展览,占据了重要一环。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世界艺术馆的媒介总监石京生先生。

  本报记者赵玮晶(以下简称赵):近几年来,各种文化年特别得多。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世界艺术馆石京生(以下简称石):这种现象,这个世界性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实际上是国际社会需求的必然。更是中国放眼世界的一种胸怀的具体体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和谐中国创造和谐世界的一次公关活动。

  赵:诸多文化年的开幕,是不是可以看成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成功?世界艺术馆在每一次的文化年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石:从最初只是文化周到现在的文化年,这说明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攻关”活动成功了,升级了。世界需要我们了,认知了、开始了解我们了。从上述行为中,我们走出去了,这样的决心换来了友好、合作、信任、交往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互换合作上成功的项目接连不断,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导致了行为的结果。

  世界艺术馆配合俄罗斯年开设的这个民俗展,让观众充分目睹了异域文明的更真实的灿烂文化。观众说:真棒。我们问她为什么“棒”,回答说:原来以为就中国才有刺绣、服装设计、艺术等等,俄罗斯民族真是别样的风采。回忆到我们与俄罗斯民族的渊源,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上的交往,也无一不是文化的认同与其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赵:展览举行到现在,参观的人数多吗?

  石:俄罗斯文化年在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的民俗艺术展是所有世界各民族民俗展在世纪坛最大的一次展示。我们利用如此大的力量来办这样的展示,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国家也认识到我们欢迎其他国家、民族的民俗艺术来我们这里举办民俗艺术。

  总体说来,每次展览展示都是成功的。如果用参观的人数来评价他的成功与否是不客观也是不正确的。看文明展,火爆的场景来自于多年对展览对象的心理预期值多少和大小,一般是了解的多少与未知的多少,才会造成参观人数的多少。而世界艺术馆举办的展览大多是根据世界闻名的时间排序和专题的内容而特意安排的。能够产生预期共鸣的,参观的人数就会多。

  中国在国外也时常举办文化周、文化年,外国人排着长队,前来参观等待入场的观众阵容浩大。无论是美国、法国等欧美的观众都很认真地观看,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观众量。

  从观众的接受态度、惊讶神态、认真仔细的浏览、不断赞叹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真是了解太少了。他们渴望了解古老并发展的文化中国。年轻漂亮的中国姑娘,展示着中国式服饰,她们的身材与相貌和欧美女性有着一样美的优势,这是共同的美,服饰的个性化带给他们更加别样的东方。

  中国陶瓷、京剧、民俗灯会、工艺美术的绣品、地方民族文化,给世界一个大中华文明留存久远而发展创新的现实与未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