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纪录片究竟能走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16:32 青年时讯

  如果光是凭借一个片名《圆明园》,估计愿意走进影院的人寥寥无几;如果再说《圆明园》是一部耗时四年、耗资千万的纪录片,估计愿意为其掏腰包的人也只是小众。一直以来,纪录片都被人们认为是曲高和寡,能进入电影院都很难,就更不敢奢望票房了,但就是这部《圆明园》,不但登上了大银幕,更是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十一长假七天取得了十万元的票房成绩,周二半价日更是场场满座。

  像商业大片一样操作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梁,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这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100多年前描述的圆明园。对于更多的中国人来说,圆明园意味的不光是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更不止是一段历史那么简单。

  可历史意义是一回事,在非常现实的电影市场,愿意为这个历史意义倾囊又是另外一回事。

  《圆明园》的导演金铁木,凭借两年前在电视上播出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而一鸣惊人,他坦言,从创作之初就希望《圆明园》可以进入影院,但他也知道其中的难度有多大,“中国每年有200多部故事片,只有20~30部能进电影院,所以想让纪录片挤进去,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部影片采取了国际先进的三维仿真电影动画技术,并且第一次在纪录片中创造了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圆明园。影片片长93分钟,三维镜头的总时长就达到了35分钟,同时辅以故事片式、真人符号性的表演和真实再现的艺术叙事手法,以一个外国传教士的眼光来看圆明园的历史,这个主线人物就是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家郎世宁,他参与了圆明园最初的设计和建设,圆明园里有一栋法国枫丹白露式宫殿,俗称西洋楼,便是他设计的。用金铁木的话说就是,“《圆明园》是用做故事片的方式做纪录片”。

  但,好的纪录片一直不缺,少的是有市场和票房的纪录片。于是,《圆明园》从一开始就按照商业大片的市场化立体营销路子走。先是在北京业界做了多次点映,九月份开始又在几家大的影院进行超前点映,十月份在人民大会堂和圆明园两地举行首映礼之后,接着就在全国院线铺开——这也是中国纪录片电影史上的第一次。

  内部试映和超前点映的观众都对《圆明园》赞不绝口,影片口碑通过口口相传慢慢地被积累起来,这其中既有包括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王小丫在内的文艺界名人,也有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电影局局长童刚等领导,王小丫甚至说:“比想象的还要辉煌一千倍!”之所以要借助名人效应,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的刘树森经理认为,目前中国电影纪录片市场毕竟不成熟,还没有培养起观众进电影院观看纪录片的习惯,因此让名人来当第一批观众,这当然会吊起不少观众的胃口,“《圆明园》确实有着上品的质量,因而除了明星口碑,观众口碑也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圆明园》首映后,各地影院根据当地特点策划了多种多样的宣传促销活动,使《圆明园》的宣传声势不逊于同期的商业大片。北京新影联公司的宣传策划人高军就认为,“宣传策划也是生产力,纪录片在市场上还缺少群众基础,我们要想办法引导观众走进影院。

  事实证明,这种商业运作的做法对于好纪录片来讲,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纪录片的未来

  事实上,去年的一部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就曾经创造过纪录片的观影热潮和票房奇迹,而国内纪录片和市场的成功对接,早前就有过《较量》、《周恩来外交风云》,《较量》成为1996年北京电影市场上票房收入的佼佼者,《周恩来外交风云》在全国取得3000多万元票房收入。

  由此可知,纪录片的市场还是有的。

  有专家认为《圆明园》是中国纪录片进入产业化的第一部,但《较量》也好,《周恩来外交风云》也罢,甚至是各类商业大片,面临的最大压力仍然是来自票房。就连很多商业大片都在票房上落败而归,获得了叫好不叫座的待遇,缺乏观众基础的纪录片如何继续走下去,还是不容乐观。正如台湾著名导演陈坤厚说的,“《圆明园》是不是中国纪录片进入产业化的第一部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在发行上面的成功,和它产业化运作后产生的深远影响。”

  导演金铁木说过,最怕的就是纪录片没人放也没人看,放了也没人看。现在《圆明园》是有人放了,而且是大张旗鼓地放了,也有人看了,而且是大批大批的观众在看,但中国纪录片几乎没有群众基础,也是一些纪录片制作者的共识。

  “大家很习惯在电视上看纪录片,这些观众是显性的,而电影纪录片的消费人群是隐性的,大家还没有习惯花钱去影院看纪录片,他们还没有主动去消费的习惯,目前市场还没有形成,这样的市场需要我们来培育。

  但是现在确是调动观众看电影纪录片的一个很好的契机,除了影片本身的问题,作为发行者来说,关键是怎样来调动观影者的兴趣。”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副总经理刘树森如是说。

  金铁木认为,纪录片应该通过深化故事矛盾冲突、人物个性,引领观众去看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不只是“纪录”,“一方面,我们的纪录片缺少完美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另一方面国内纪录片人的市场意识非常薄弱,如果你的作品要让别人接受,那就要看市场,去适应别人。”

  《圆明园》特效之最

  特技镜头在中国纪录片电影中最长。

  特技镜头在中国纪录片中占据百分比最高。

  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最真实的数字化还原。

  拥有迄今为止圆明园最齐全的数据。

  第一个开创电影纪录片三维特效的制作体系。

  第一个制定了电影纪录片特效制作的具体流程。

  第一个用软件方式解决了电影记录片特效的制作过程的硬件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