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没有选择余地的善行只会是伪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18:00 光明网
雷辉

  武汉工交职业学院汽运系为救助一名腿部患肿瘤的学生,发动学生自愿捐款,13日将把捐款学生名单制成“爱心榜”在校内公布,捐没捐款也将成为评“三好”等奖项的参考条件之一。一些学生质疑这种“献爱心”有点变味,成了一种负担。(10月13日《长江商报》)

  又是广而告之的“爱心榜”,又是金光闪闪的种种奖项,透过诸多劳心费力的刺激

措施,我看到了校方对患病学生的深切关怀。但,也正是这些刺激措施,让“自愿捐款”的“自愿度”令人怀疑,不排除有学生是因为面子与名利才“慷慨解囊”。将诸多附加条件引入慈善活动,或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奇效,但往往也会导致伪善横流的恶果,进一步破坏社会的慈善生态。真善之花惟有在自由之园中才能绚烂地开放。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捐款的多寡与道德的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人道救援不仅需要精神基础上的责任意识,也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救助能力,这就决定了在捐款过程中,一个人的财富越多,相应的道德担当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寒门子弟捐1元钱与一个富家少爷捐100元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并不能因此推断富家少爷就比寒门子弟更有爱心。所以,按照捐款数额编制的“爱心榜”并没有多大意义。

  更值得遗憾的是,“爱心榜”等旨在宣扬鼓励的措施,在实践中往往会异化成一种强制措施。“爱心榜”一公布,捐多捐少一目了然,你叫没有捐与捐得少的学生面子往哪儿挂?在虚荣心或实际利益的刺激之下,学生们不想捐也得捐,而且还不能捐得太少。“自愿捐款”成了“强制捐款”,如此这般,善款总额也许会显著增多,但学生的爱心却不见长,因为此时的献爱心并非自愿,而是一种没有选择余地下的伪善。

  社会学家郑也夫说:“一旦道德可以成为升迁的敲门砖,一切不道德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包裹上道德的外衣”。此言不虚,当行善成了挣面子,赚荣誉的阶梯时,就会有缺乏爱心但钞票多多的学生,为了赢得身前生后名而一掷千金。如是,校园内必然虚伪盛行。与此同时,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又会激起一些人的逆反心理,让他们觉得自然的行善没有自豪感可言,基于一种“劣币驱逐的良币”的道理,慈善生态反而会越来越糟。

  行善的基础是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一件再好的事若不是出于自愿都不属于善行。实质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在社会公正尚未充分提供,慈善机制尚有较大缺憾时,人们的善良本性才被淹没了。鉴于此,我们应该给道德的生长以充分的空间,给善良的行为以自由的平台,强制环境下的狭窄空间只会让善良之花渐渐枯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