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世相深看:同是出来混的,何必分人才劳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14:4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晓钱

  南京安德门的民工劳务市场,正式开辟了一个“大学生就业窗口”,给在职场上失意的大学生们另一个渠道。当然,在整个市场里,这个窗口提供的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而且据“现场报道”,有一名在别处屡屡碰壁的大学生在这里不到五分钟就找到一份还算能接受的工作。(据《现代快报》)

  在招生规模迅猛发展、大学生地位急转直下、求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这个消息的确让人感到了一丝希望,似乎上大学(尤其是上一般的职业性的大学)还不一定是白白地把钱扔到“教育商业化”那个阴险的无底洞里。

  然而,在这一点点欣慰的背后还是更多的无奈:虽然舆论对大学生们“低姿态就业”充分理解甚至提倡,但大学生中间,刚出校门就愿意直接奔向民工劳务市场的人还不多。

  这理所当然地让人质疑这种对市场需求反应缓慢的教育体制。不过,如果撇开让广大青年消耗钱财和青春却学无所用的高校教育体制不谈,单看就业体制环节,这个“大学生就业窗口”反映出的,也是主管部门严重缺乏市场意识,而是依靠陈旧的行政手段操作的现实。

  譬如,同样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谋生的人,但我们的政府部门却偏偏要用行政手段,强行把他们划分成两类:一类叫做人才,大概是受过一些教育的;另一类就是劳工也就是农民工或下岗工人。相应地,政府规定找工作的人要按类别去不同的地方:人才要去人才市场,是由人事部门管理的;劳工则去劳务市场,由劳动保障部门来管理。

  正是在这种体制下,人才市场就专门做“人才”业务,劳务市场则只能管“劳务”这一摊,二者井水不犯河水,也迫使找工作的人在找到饭碗之前,先想想看自己到底是人才还是劳工。而一个公司如果既需要一些技术人员,又需要找一些清洁工保安员,也不得不奔波于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和两个部门打交道。

  然而市场却不管这些。一个走向市场的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要找一份工作,一个根据市场运作的公司,所要招收的只是“员工”。公司和求职人员要做的是各取所需,而不是先探求一下究竟是人才还是劳工。

  也就是说,劳务市场里的“大学生就业窗口”,只是因为找工作的人被行政手段强行分类后才会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如果把求职市场真正做到“市场”,是不会有这种现象的。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