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15:04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图本报记者 赵世龙

  清江峡谷竟是长江故道,多项“世界级”重大发现撩开它神秘面纱

  在三峡裂谷没有形成和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清江峡谷是长江东流的通道,清江峡谷是长江故道。在三峡形成、长江改道后,因三峡无数次崩山壅江,在几十万年间,长江多次

行故道南流清江。

  中科院一直在青藏高原东源寻找东方人类的起源地,三峡被认为是最佳地区之一(另一地点是东非大裂谷)。继在巫山发现远达180~200万年之久的“巫山人”化石,在鄂西建始县也发现了距今200~250万年的直立“建始人”化石,证明川东鄂西的“大三峡”地区是人种起源地之一。

  三峡和清江峡谷,因此不仅仅是两条地理意义上的大峡谷,而应为彼此关联、超越狭义地理概念的地理人文一体化的“大三峡”。

  本报记者追访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来的地质调查,采访相关专家学者及实地考察,全面报道“大三峡”地理重大发现。

  

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

  图:沐抚大峡谷雄浑大气,藏在深山人未识。山峰雄奇超过今日三峡。

  ■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史”———崩山壅水导致长江南流清江

  长江对三峡的水锯下切,深达上千米,这一过程持续了近300万年。

  在50万年前形成三峡、连通东西长江后,三峡崩山多次堵塞长江,这现象从远古一直持续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夏禹时期。这也是长江多次循故道南流的主因。

  据古史记载,大禹治水的首要功绩,是凿通三峡。据《水经注·江水》记载,大禹从江州东下疏浚三峡,“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然后,禹又凿宽瞿塘峡“以通江”,又开西陵峡内的“断江峡口”。瞿塘峡夔门以上的长江水位才开始下降。但那以后至少又发生了4次古史有记载的三峡崩山断流而使川江和四川盆地遭淹的事。

  最新出版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也对长江故道是清江峡谷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记———重庆曾淹没在一百多米水下

  华中科技大学83岁的张良皋教授是对川东鄂西人文地理深有研究的学者,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南方远古图景:因为三峡壅江的原因,数十万年间三峡时通时不通,三峡通了四川盆地慢慢就流干,而两湖平原就成了湖泊和沼泽;三峡不通时,则四川盆地又壅成湖沼,而下游的两湖平原渐渐由湖变沼泽渐成陆地。三峡壅江,在几十万年间至少发生过上百次,周而复始造就了天府之国和两湖平原丰沃富庶的冲积土壤。

  张教授肯定长江南流清江的说法。他说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林奇在一次考察中,在巴东江段海拔310米的地方找到了东汉时水淹的痕迹。可见当时崩山壅水之高,已经将今天的重庆市淹没在100多米深的水下。

  310米这个壅水高度,再加上水力坡度向上逆增加的高度,足够逆流到达龙关口和大溪源头接清江,甚至可以到达乌江上游接通唐崖河转进清江,也能逆经乌江上游接通酉水,汇入沅江东出两湖。事实上远古三峡崩山壅水的高度,可能很多次都要比310米高,长江南流寻找出路势所必然。

  ■一个特别的“全球第一”———长江曾在三峡高山崖顶流淌

  早在1959年、1960年,为配合三峡筑坝,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地理系曾经联合组成三峡地貌队,进行了系统的长江地貌野外调查。

  那次调查确定了重庆河段海拔315米,三峡河段海拔540米、宜昌河段海拔146米高度处古长江遗留下的砾石层。不过由于这些砾石层海拔较低,所以仍然无法解释切割深度为1000米上下的三峡成因。

  1982年年底起一直到1984年,中科院再组科考队,对长江全程进行连续750天不间断的野外科考。考察队在204公里的三峡区间耗时55天,平均以每天不到4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结果在三峡上游丰都与三峡之中的巫山两处海拔1350米高度上,发现了20~30厘米厚(后来的考察发现厚达2-3米)的古长江堆积的磨园砾石,从而确认了海拔1350米这一高度存在贯通的古长江,证实了三峡地貌队上世纪50年代的预言,也证实了美国学者巴尔博关于三峡是长江从剥蚀面上下切而成的推测。

  中国长江三峡古河底砾石层的1250米(扣除河床海拔高度约100米)相对高度远远高于其它世界大河,为全球第一。

  记者日前走访清江沐抚大峡谷发现:在恩施往利川的朝东岩、石板岭的1600米的崖顶上,也存在着古河床的砾卵石。在比长江三峡两岸诸山更高的长江和清江之间的巫山分水岭(海拔高达1850米)上,近年科考也发现存在多处卵石层。

  ■水库坑洞成因“学说”———长江南流造就天坑地缝

  据多份三峡成因远古地质描述:在三峡裂谷没有完全形成的50万年至300万年间,全川水汇聚在夔门前被阻挡,壅水在夔门一带形成一个深湖,只有少量的水从裂隙孔道或山体浅漕中东逸。

  在对夔门和巫山孔道的长期冲击、裂切的漫长过程中,长江壅水先在地势较低的奉节南岸的庙湾一带找到了出路。壅水沿着瞿塘峡出口南岸的大溪,顺齐岳山东缘的山脉斜槽,向西南流去。在大溪上溯一处叫两河口的地方,大溪分了家,东南的一支一直延伸到了庙湾、兴隆一带,这一带远古就有很多小溪小河与清江峡谷相通。

  按天坑地缝成因的多种说法中的一种,认为壅水深湖循灰岩裂隙渗蚀裂切,溶蚀出了孔洞,然后以巨量水能下灌,壅水形成的湖面因为天坑超量泄流而形成巨大的旋涡,巨大水能冲蚀使得天坑周围的岩层逐渐塌陷,最终形成今天人们看到的直径626米、深660米、坑底宽500多米、总容积为1.19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中型水库的巨大坑洞。

  ■十年探明世界最长暗河———龙桥暗河长50公里创多项纪录

  离天坑地缝只有几十公里外就是被中法探险队认定的世界级龙桥暗河、九曲连环的云龙洞、清江沐抚大峡谷以及长达20公里的云龙地缝。专家推测,它们也是长江壅水的创造。

  2006年8月初,本报记者抵达恩施板桥镇采访,恰好遇上多年来对龙桥暗河进行考察的中法探险队。

  1995年,中法联合探险队将位于恩施板桥镇与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境内的龙桥暗河探测,列为重大科考课题,并进驻龙桥河畔安营扎寨,对暗河进行探险考察。随后在1997年、1999年和2001年,探险队连续3次进入龙桥暗河探寻暗河出口。2004年7月29日,中法探险队第五次深入龙桥暗河,经12天的艰苦探险,在暗河入口处投放颜料,运用GPS卫星定位仪和跟踪试验,终于在板桥发现了暗河出口,从而准确地测出暗河长50公里,比过去公认的最长暗河———地苏暗河系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安县境内)还要长十多公里,是目前中国经人工实测过的最长的暗河。

  2004年9月25日,中法探险队宣布:在湖北恩施板桥镇与重庆兴隆镇交界处,发现世界最长地下暗河,其出口位于清江沐抚大峡谷板桥境内。

  10年来,龙桥暗河探险创造了多项洞穴考察之“最”:发现了与地表相通的竖井最多(据说多达108个)、主干最长、体系最复杂的地下暗河。

  如今,龙桥暗河已探明有两条主流走向,旧道是从入口向南穿切分水岭,进入清江沐抚大峡谷。但后来洞穴可能因山体抬升产生了崩塌,堵塞了暗河,暗河在洞中改道向西,最终还是进入清江沐抚大峡谷。

  ■发现世界第四大峡谷———“中国的科罗拉多”清江沐抚大峡谷

  中法探险队在寻找暗河出口时,在板桥境内“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地缝,地缝全长20公里,地势极其险要,两边的悬崖峭壁犹如刀砍斧削,白色的岩石裸露在外,蔚为壮观”。经探险队初步测量,“这条大地缝最深处约2300米,比排名世界第四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还要深”。

  法国探险队在2004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向世人宣布了他们的这一惊人发现。

  那其实就是清江沐抚大峡谷。华中科大的张良皋教授早就以“中国的科罗拉多”赞美过沐抚大峡谷。而那条超过奉节地缝的大地缝,实际上是沐抚大峡谷上段云龙河切割出来云龙地缝。

  沐抚大峡谷自板桥始,经云龙河到沐抚镇,再到大河碥和从西面高山盆地利川盆地(平均海拔1070米)伏流出土的雪照河(即清江)汇合,到马者镇以下出峡进入恩施盆地,全长108公里。论沐抚大峡谷的平均深切(1500米)、绝对高差(超过2000米)、峡谷不间断绵延的长度(峡谷地带108公里),已超过了长江三峡(峡谷地带90公里,平均深切1000米左右)。如果再计上下游的清江三峡(平洛峡15公里、巴山峡5公里、伴峡5公里),清江峡谷多项数据远超长江三峡。

  这样一条气势磅礴的大峡谷,难以想象是靠上游清江的那点常年几十立方米/秒的水量冲切出来的。有地质专家指出:“清江峡谷很多地段,现有河槽沙滩下面的卵石堆积层厚达几十米,这一定是长年巨量水流冲激形成的地理堆积,以现在清江的水量,不可能自然形成如此厚积的卵石层”。

  很多专家认为:清江沐抚大峡谷是长江故道,峡谷的形成与深切,和长江的水锯下切有关。

  

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

  图:这是一张非常有意思的照片。今年7月的洪水,冲通了板桥河床地层,与底下只隔2米的龙桥暗河相接,从此地面河滴水全无

  

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

  图:长江瞿塘峡东口。图右长江自上而下流过,图左河道是今日大溪,实际上是长江古道(资料图片)

  

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

  图:比三峡夔门更早为长江切穿齐岳山的龙关口峡。

  

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

  图:腾龙洞洞口外看,可见其世界第一之大名副其实,形成原因只能是曾作为远古长江南流伏流通道。

  

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

  图:沐抚大峡谷云龙地缝。

  ■世界第一大溶洞成因新说———是长江伏流造就了腾龙洞

  诸多古籍记载大溪和清江相接,长江经大溪南流进入清江。而大溪的发源地就在齐岳山东北沿的山槽中,离清江源头只有几公里。且根据地质调查,在第四纪时,利中盆地还是群山环抱中一个“L”形状的百里古湖,古书记载名为“陂湖”。

  哪今天的清江落水洞的溶洞群(包括腾龙洞、落水洞等四个大型洞穴),是否与远古长江壅水南来的溶蚀有关?记者来到湖北利川土家族苗族自治市进行了实地考察。

  腾龙洞目前探明部分全长52.8公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溶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个洞穴”,其形成起码在100多万年前。整个洞群共有上下五层,300多个大小支洞。

  8月中旬,记者在利川腾龙洞实地考察,沿旅游线向洞内行进十余里,在洞壁20~50米高程,均发现有清晰明显的伏流水蚀波纹线,洞壁几十米高处尽是发育充分的伏流水蚀流体线。在20~30多米高的明显水蚀线上十多米的地方,还能看到有另一条冲蚀程度略轻的水蚀线,推测应是远古伏流洪水期时过水的蚀面,因而水蚀痕迹要轻。证明腾龙洞远古的确是作为过水溶洞。

  此前的说法认为,此洞是清江伏流溶蚀而成。但通过对腾龙洞的考察,专家开始质疑起“清江成”的说法。

  至50万年前三峡形成,长江改道东出。腾龙洞内就变成了清江伏流的通道,后来腾龙洞内发生了几次大塌方,伏流受阻,壅水在腾龙洞北侧下方几十米的地方刻出了今天的落水洞,此后清江一直在此洞中伏流至今。

  号称“川东万里长城”的齐岳山,从石柱到夔门,绵延500余里,平均厚达数十公里,平均海拔高达1500米以上,石芦河龙关口峡和夔门是它仅有二处被水流切穿处。

  根据调查和利川人文学者谭宗派先生的指点,记者在利川三下柏杨,依山脉形势徒步寻找,历经千辛万苦,才寻找到位于齐岳山东北沿的这个鲜为人知的龙关口。龙关口是梅子水和龙桥河汇合的地方,二水汇流后经龙关口峡北流入长江。

  龙关口峡是南北长竖岭齐岳山的一道裂口。龙关口峡可能是远古长江壅水冲切夔门和瞿塘峡未开前,南流清江寻找出路的地理杰作———长江沿今云阳下游的故陵镇汇入的石芦河谷反向东切,早于夔门切穿前切穿龙关口峡。

  龙关口恰好在这个断裂的下沉上,它保持着和长江川江段相差只有几十米的海拔。按它现在180米的海拔高度,三峡完全蓄水达175米后,加上每溯源10000米上升1~2米左右高度的“水力坡度”计算,三峡工程的回水到奉节一带可达海拔190多米的高程,三峡的回水能重新到达这个地方。

  如果我们把三峡工程蓄水回水上升看作壅江,三峡崩山壅江就很好理解了。况且,三峡自然崩山壅江的高度,多数时候都要超过三峡大坝175米的回水高度。

  流入利中盆地的壅水,一部向北接通龙桥河和大溪,再沿竹笋河峡谷流入清江沐抚大峡谷,这是明流主河道;另一部分向南进入利中盆地,形成的百里陂湖,并在利中盆地东侧溶蚀出世界第一大溶洞腾龙洞,伏流进入沐抚大峡谷。

  ■背景资料

  

  古长江成因

  300万年以前,巫山山脉是和大巴山脉连在一起的高地,还没有出现三峡裂谷。而三峡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退出古地中海。2,两水背流。3,东西长江连通东流。

  在燕山运动中,三峡地区的齐岳山、巫山、黄陵三段山地背斜形成。因喜马拉雅造山———横断山脉持续隆起,西部古长江向西南流的路中断,壅水开始向东寻找出路。

  长江以数百万年的时间,切穿了齐岳山、横石溪、楠木园、黄陵等背斜,分别形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上下段的以石灰岩为主的90公里大峡谷,形成了大溪、香溪和庙南3段总长约102公里的宽谷。在50万年前使东西古长江经由三峡,实现了贯通。

  有关长江壅江的记载

  据扬雄《蜀王本纪》记载:“望帝(杜宇)立(巴人鳖灵)以为相。时巫山峡而蜀水不流。帝使鳖令凿巫峡通水,蜀得陆处。望帝自以德不若,遂以国禅,号曰开明。”

  在开明氏之前,因为瞿塘峡以下水道狭窄,加上巫山山崩塌堵长江,水路不畅,故巫峡以上的川江水位较高,长江从大溪南流进入清江是势所必然。开明氏凿宽江道后,川江上游水位才开始下降,江水不再从大溪南流,所以放道又成陆地。

  今秭归新滩镇后山广家崖-姜家坡一带,是个千年古滑坡,史料记载发生山崩滑坡不下20余次。汉书记载汉成帝时期,因巴东以下西陵峡崩山壅江,淹了川江42县。此地因汉晋时山崩而得名“新滩”。公元1026年(北宋仁宗天圣4年),新滩滑坡使长江断航21年。1542年(明嘉靖21年),新滩滑坡导致长江断航82年。

  1985年6月12日凌晨3时45分,超过3000多立万米方土石的滑坡将新滩古镇整个推入长江,涌浪高达49米,致使在河中航行的98条船沉没,造成长江断航12天。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