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高考遭遇洋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00:03 环球时报

  “我想和姐姐一样到美国上大学。”16岁的王景瑶是上海一所中学的高二学生,在国外大学纷纷来华招收高中生的热潮下,她和很多面临高考的学生一样,将目光转向了国外大学。在上周于北京召开的亚洲最大的国际教育展上,包括俄罗斯高等教育展团在内的450所海外高校一改过去姜太公钓鱼的姿态,纷纷向中国学生抛出“绣球”,这比去年的国际教育展又多出了50所院校。专家认为,如以此趋势发展下去,国外高校将真正成为中国高校的竞争者,并将对中国“独木桥”般的高考环境产生影响。

  在中国内地设考点一事未定

  “洋高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采取统一考试的,如美国SAT和ACT、英国的A-LEVEL;有各州或省独立的会考,成绩被国外大学认可,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录取考试;还有一种是国际认可的标准考试,如IB考试,这也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的高校所承认。而目前我国的学生和家长主要关注的还是美国的高考:SAT和ACT。这两种考试既是美国大学的入学条件之一,又是发放奖学金的主要依据。在美国,各大学都会建议申请者参加SAT或ACT考试,许多名牌学校如哈佛、普林斯顿等也都认可其成绩。这两种美国高考形式,已于近两年悄然出现在中国。据报道,SAT在没做任何宣传的前提下,仅在北京吸引的中国考生,从2005年的近600人,到今年一下子猛增到数千人。

  18岁的北京学生马佳波就是一位参加美国高考SAT的亲历者。他是利用高考前一年的复习空隙,到香港参加考试的,并最终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且有每年3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小马对记者说,SAT同中国高考的不同之处有很多,第一就是SAT考试不是一考定终生,只要报考不超过三次一般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其次,学校录取也不完全看书面的考试成绩,高中3年的成绩,对于自己的学习表现、体育、艺术、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特长进行自我推荐,还有老师和学界人士的推荐都会有加分作用。但是,SAT目前在中国内地没有考场,学生只能去香港或台湾参加考试。为此,记者电话联系了美国大学理事会总部SAT项目资讯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布赖恩·欧莱利,询问美国大学理事会是否有在中国内地设立SAT指定考场的计划。欧莱利表示,美国大学理事会目前正在同中国有关教育机构洽谈在内地设立SAT指定考点的计划,至于时间和地点目前尚无定案。

  ACT考试每年举行6次。不过只有通过其举办的预科课程培训的学生,才能在国内进行考试。从2005年5月中国内地开考ACT以来,已经有2000多名学生就读了相关培训课程并参加了ACT考试,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内地未就读预科课程而直接到香港参加ACT考试的人数。

  针对近日一些媒体报道的“中国学生明年起可在内地报名参加美国高考(ACT)”一说,记者致电了ACT位于上海的中国办事处。其相关人员表示,何时在中国内地设置公共考点目前仍在商讨中,并未确定下来。教育部也于17日在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说,教育部考试中心明年将面向内地举办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的消息不实。

  “不比国内高考难”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像马佳波一样开始瞄准美国高考。北京某教育培训学校从事SAT培训的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高考难度并不比国内高考难,但强调知识面和灵活性。学生可以更自由地发挥。而且,美国高考没有户籍限制,考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如收到多家大学录取通知书,可以比较后进行选择。更重要的是,美国高考的成绩和奖学金捆绑在一起,优秀学生得到的奖学金不仅可以保证自己在国外读书期间衣食无忧,甚至可能有所节余而适当回报父母。

  国外大学如今为何纷纷向中国学生“招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教授认为,这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这些年,大学里学习理工的学生越来越少,从国家整体经济的需要来看,美国需要更多的理工类大学毕业生。而中国学生理工科的扎实程度在全世界的知名度都是很高的。美国大学到中国招生,大多招收的是理工学生,而这些学生毕业后有不少会留在美国工作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公司对理工毕业生的需要。另一方面,美国的大学很清楚,中国经济上升很快,很多家庭为了子女能得到好的教育,不计花销。这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大市场。

  中国大学面临更多竞争

  今年,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一流大学面向内地招生,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机构开始在中国“摆擂”招收优秀学生,对中国教育制度产生巨大冲击。有数据显示,美国的大学接近4000所,只要有1000所美国大学来中国招生,就会招走数万名中国优秀的学生,形成和中国大学争夺生源之势。

  有专家分析称,“洋高考”在引入了“原汁原味”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引起了中外大学的人才之争。而这样的竞争,应该被视为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一位教育学家表示,一所优秀的大学,表面上看,是在花钱请优秀学生来读书,事实上,它像一个巨大的吸盘,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和人才,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财富中心和智力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的国际竞争,甚至可以说就是大学的竞争。哪里的大学有竞争力,哪里的区域就有竞争力。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需要一个优良的大学竞争制度。没有自由、公平的大学竞争环境,真正的一流大学很难建立。在这方面,国内当前的重点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美国大学的挑战,中国的大学必须在大学投资、就业机会上有大的突破,否则可能有更多的生源将转移到欧美国家。▲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程 岗 本报记者 李 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