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浮绘城事”大型真人游戏速降今天进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05:4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时间 今天下午3点进行速降

  地点 成都市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内(火车南站附近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面)

  20多名青年男女济济一堂,把罗马假日广场内一家攀岩馆挤得满满当当,大家都在凝神倾听站在正中的教练讲授速降技巧。“不要小看这根只有1厘米粗的下降绳,它能承受的拉力达到22千牛顿,换算成静止状态的重量,可以承重2吨!”……昨日下午,“浮绘城事”真人游戏高空速降活动的准备会在此举行,试用速降工具、摸索速降技巧,到会的各位玩家深感不虚此行,对充满刺激的速降活动更是满怀期待。

  速降 胜负并非取决速度

  昨日前来参加准备会的玩家比报名者少了许多,大多数已经报名的市民或因恐高、或因其他原因高挂免战牌,到会的玩家几乎都未参加过速降活动,因此在准备会上都是一副小学生的表情。

  “速降是不是说谁最先降落到地面谁就算赢?”曾在锦里拼图游戏中一举夺冠的玩家张维率先向教练提问。谁知教练一本正经地回答:“速降绝不是比下降速度的快慢!”

  教练解释说,速降运动的技术含量极高,裁定胜负的依据首先是看速降者是否匀速下降。“匀速下降非常重要,它需要运动员对绳索和自身重量都有精确控制,而这正是速降技巧的重要一环。”这位教练一边说一边伸出左手,做了一个舒展动作,“其次是看运动员的身体是否舒展自如,有的玩家因为紧张或兴奋,常常在半空中蜷成一团,这种情况也会影响最终得分。”

  器材 保护工具万无一失

  教练的一席话让大家露出凝重神色,再不敢轻视接下来的器材演练。只见教练拿出一副安全带固定在腰间和大腿上,将安全带收紧,接着取出两个形状保护器,“这个形似阿拉伯数字8的保护器叫8字环,那个像猪鼻孔的叫ATC,都是我们可能用到的工具。”教练一边说一边演示8字环的用法:他先将下降绳穿过8字环的上端,接着又从安全带的吊环中穿过,最后将8字环扣在安全带上。“大家看,这样一来下降绳和8字环之间就有4点接触。因为绳索表面凹凸不平,因此这4个接触点都会因摩擦产生阻力,这样运动员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就会被阻力抵消,只用右手就可以支撑剩余的重量。”教练说着身体后仰,左手探往前方保持平衡,右手放在大腿后方拉住下降绳,一点一点地松开绳索,果然身体就开始慢慢下降,举重若轻。

  另一保护器ATC的原理和8字环相似,都是通过绳索与保护器之间的阻力达到减轻重力的效果,而教练的精彩演示也让玩家赞叹不已,几位早已摩拳擦掌的年轻人等演示一结束,就迫不及待地穿上安全带在攀岩馆的岩壁上演练起来。一时间纵上跃下,攀岩馆内闹成一团。

  玩家 两少年被“勒令”退出

  记者在讲解现场了解到,在这次前来参加“浮绘城事”大型真人游戏高空速降活动的20多人中,只有少数几个以前有过速降经验,绝大部分参与者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充满挑战与刺激的游戏。曾经参加过速降活动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第一次速降是在野外进行的,“我登上30米的速降地顶端时,往下一看,妈呀,好高!顿时觉得腿肚子绷紧了。不过教练提醒我说,下滑的时候不要老往下看,双眼要看岩壁,这样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我照他说的做了,果然有效!”他告诉记者,速降很考验人的勇气和胆魄,自那以后,他就爱上了这种运动。“当我看到成都日报要搞速降活动时,我是第一个报名的!”

  相对于有一次速降经验的刘先生来说,更多的参与者是第一次从事高空速降运动,他们中还有好几个20多岁的女性朋友。一位姓廖的小姐对记者说:“别人都认为这种活动是男人才敢玩的,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要挑战自己,让大家看看,我并不比男人差!”但一位清瘦型的女孩好像没有廖小姐的胆大,她对记者说,她从小就胆小,“人在社会上生存就像高空速降一样,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我需要进行自我挑战,改变自己不敢冒险的性格。”

  据记者了解,在报名者中甚至还出现了两名16岁以下的少年,但他们的参与热情被教练浇灭了,教练说:“少年的心理还不成熟,不应当参与这种具有挑战极限的户外运动。”两名少年只得退出,不过他们表示,今天一定到现场给大家“扎起”。

  特别提醒:报名仍在进行中

  记者从报名点了解到,近几天来,报名电话一直不断,不过,打进电话表示想参加的人多,而真正到本土会所领取活动通行证的人却不到电话报名人数的一半。虽然已经获得速降通行证的名额已满,但“浮绘城事”活动组委会负责人称,在这次活动后,随着“浮绘城事”游戏的深入,还将不断出现比速降还要精彩甚至惊险的体验活动,所以,大家仍然可以继续报名,这次没能参加速降的报名者,将有机会参加下一轮的体验活动。记者在此再向大家公布报名地点及咨询电话:

  报名地点:本土会所

  详细地址:春江花月耍都3楼本土会所

  本土会所咨询专线:66226611

  本报热线:962211

  本报记者 宗原如 邓晓洪 张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