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十大历史瞬间浓缩长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2:05 北京娱乐信报

  ■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

  ■十个历史瞬间,十段永恒传奇,带我们重回70年前的那次伟大远征。

  

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十大历史瞬间浓缩长征

  红军长征路线图

  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的企图。

  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遵义会议

  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四渡赤水

  3万∶40万。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四渡赤水。

  在100多天的作战中,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而正当云南孙渡纵队急忙入黔救驾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南。

  昆明告急,蒋介石从金沙江防线回撤3个团。滇西北金沙江沿线成了几乎不设防的地带。4月29日,红军虚晃一枪绕过昆明,兵分三路,直扑金沙江。5月3日,红军夺取皎平渡。

  红军靠着找到的7条小木船和当地36名各族船工顺利渡江,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5月24日夜,红军先头部队1团突然出现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并夺取1条木船。翌日9时,营长孙继先率领17勇士奇迹般强渡成功。然而,水急船少,红军无法迅速渡过。安顺场北320里外的泸定桥成了惟一通道。红2师4团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的突击队,踩着摇晃的索链向对岸冲去……

  至5月29日19时,红4团击溃川军,一举占领泸定城。

  突破腊子口

  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跨越的最后天险,周围群山耸立,峡道宽仅8米。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只有一座1米多宽的木桥可通行。山后,敌人3个团纵深部署,企图堵死红军北上之路。

  1935年9月16日下午,红军先锋红4团向天险发起冲锋,但连续十几次冲锋都告失败。关键时刻,一个外号叫“云贵川”的苗族战士毛遂自荐,第一个攀上绝壁,把突击队员悄悄带到敌人背后……

  拂晓,红色的战旗插上腊子口,北上通道打开了。

  直罗镇大捷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蒋介石企图以3倍于红军的兵力,将中央红军、陕北红军以及先期到达的红25军一起消灭。

  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在陕北富县县城西北方向45公里的直罗镇布下口袋阵。1935年11月21日拂晓,战斗打响。至24日上午,红军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击毙第109师师长牛元峰,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西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是役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血战独树镇

  1934年11月26日,孤军远征10天后,不足3000人的红25军在河南方城独树镇突然遭到国民党步兵和骑兵4000多人的猛烈攻击。

  危急时刻,军政治委员吴焕先手持大刀带头冲入敌阵……

  直至副军长徐海东带领后梯队跑步赶到,才击退强敌突出重围。

  激战嘉陵江

  1935年初,为了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配合中央红军在云、贵、川的作战,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

  历时24天的渡江作战,红四方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达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各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歼敌1万余人。

  转战乌蒙山

  1935年11月19日,红2、6军团近1.7万人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6年2月下旬,红2、6军团向安顺地区转移,因敌人已在前方布下重兵,遂改向乌蒙山北麓前进。

  3月2日至29日,红2、6军团在威宁、镇雄、昭通、彝良一带的乌蒙山区进行了千里大迂回,与10倍于己的敌人展开回旋战,并在以则河、得章坝等战斗中,给围追堵截之敌以沉重打击。

  之后,红2、6军团迅速移师云南,于4月下旬顺利渡过金沙江北上。

  

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十大历史瞬间浓缩长征

  长征/记忆

  “马背上的共和国”

  “红军长征出发时,辎重如山,骡马成群,就像是大搬家一样。”党史专家介绍了“马背上的共和国”最初的情形。当时的中央机关被编成两个纵队,第一纵队是首脑机关,也是中央领导集中的总指挥部;第二纵队由党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青年团、担架队等组成。第二纵队近万人的队伍中,大约三分之二的人都手拉肩扛着笨重的器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了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共和国”。

  32名女兵随军长征

  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份72年前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名单。讲解员告诉记者,长征出发时,有32名女红军随军出征,其中30名最终到达了延安。30名女红军中,一部分是中央直属机关负责人和领导干部的夫人,一部分是卫生部门的女同志,还有一部分是工作组的成员和政治战士。

  

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十大历史瞬间浓缩长征

  红军长征累计行程65000余里。

  5个月“扩红”8万人

  中共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和红一方面军开始踏上长征路时的总人数为8.6万余人。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长征出发前,红军曾在5个月内紧急“扩红”8万人左右。

  《布告》中首提“长征”

  “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解放军档案馆处长宋传富认为: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使用的并不是“长征”一词,而是分阶段使用“突围”“转移”和“西征”。目前可查的红军档案是解放军档案馆收藏的一张《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其中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落款是:“红军总司令朱德”。

  多数红军赤手长征

  1934年10月8日,即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两天,红军曾制订过一份《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详细记录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兵力装备情况。

  “野战军”是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时使用的番号,分为1、3、5、8、9军团和军委第一纵队、第二纵队,共86859人。其中5个作战军团共72313人,有步、马枪25317支,短枪2804支,重机枪333挺,轻机枪285挺,自动枪28支,共29016支(挺),平均每百人拥有枪支数仅40余支。

  整个中央红军共33244支枪,共有子弹1858156发,平均每支枪只有不到56发子弹。

  整个中央红军拥有迫击炮38门。

  此外,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还有梭镖6101支,马刀882把。可以看出,多数红军战士是赤手空拳踏上长征路的。

  本版均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