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友圆梦者自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3:0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眼前这位自称“老王”的人,身着挺括的藏蓝色西装,搭配着一条带有降落伞图案的领带,自在地品着咖啡和曲奇饼,遥想着当年在美国读书时一个人负责7个同学的伙食,脸上浮现出孩子般的神气,只是他胸前的鲜艳礼花显示出他的特殊身份——2006年中国国家友谊奖的获得者,加拿大籍华人王家璜。

  “我是替我的整个团队来领这个奖的,我的作用只是筹措资金,督促大家做一件好

事。”一落座他就开始“澄清”自己与这个“友谊奖”的关系。

  66岁的王家璜出生四川,在康奈尔大学取得动物生理学博士学位;退休前是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教授以及该大学校长的外事顾问。1999年发起成立ECO基金会,主要服务于中国生态建设事业及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2000年以来, ECO基金会直接资助184万美元用于我国的生态建设,与中国林科院相关部门合作展开了长江上游的绿化造林和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在中国启动了6个生态保护项目共计117万美元。

  一个从事了30多年动物研究的教授如何与林业打起了交道?

  “树木不好玩,你打它也不动,不值得我尊敬,这是我年轻时候的想法。”老王微笑地介绍着。“开始学习林业和水土保护的知识,源于我的同乡老友赵蜀刚的梦想。”美籍华人火箭专家赵蜀刚多次回故乡,看到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决定把自己毕生的50万美元积蓄拿出来用于水土流失治理,也是ECO的原始资金。“可能是年轻时武侠小说看多了,朋友的事情要尽心尽力地去做,比自己的事情更重要。”在老王积极筹备下,该项目得到艾伯塔大学等各方的支持。“我们是四川人”,老王用地道的家乡话说,“一开始理所当然地是想把钱用在四川的,但长江从青藏高原流下,海拔4000多米,到了四川宜宾市只有150米,这150米足以使长江水流经3000千米至入海口,可想而知上游3500米落差形成的冲击力有多大?所以在四川治理行不通!”说到这些时老王伸出手指在桌上仔细地比划着。

  最终,50万美金的捐赠被用作建设云南鹤庆和水富两个试验基地,由基金会出资购买桑树和竹子苗并推广种植,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因为桑树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要帮助农民找到可持续性的道路,必须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经济收入,桑树可以养蚕以此创收。”通过老王等人亲自到农户家里“摆事实,讲道理”,第一年得到试验地1000多亩,农户收入平均增加40%,现在不到4年,桑树种植在鹤庆已经达到了4万亩。“过去一亩地挣200块钱,就是好年头,而现在有的家庭年收入已经可以达到2万元。”2005年底,老王陪同赵蜀刚夫妇到鹤庆考察,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农民们用自己的蚕丝作的蚕丝被。

  老王笑言:“我们实现了第一个‘5年计划’,我老王总算可以向老赵交待了,这是对朋友的责任,他一生的心血没有被老王挥霍掉!”现在王家璜先生每年到中国考察七八次。“责任”和“尊敬”是老王谈话中经常提到的词。尤其是谈到环境保护,老王认为通过长期的教育,提高中国人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根本之道。“我们个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住3天宾馆,没让他们换洗床单,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水。”

  治理水土流失是帮老友完成心愿,那么老王自己的心愿又是什么呢?老王很朴实地说:“我想做个好人。我们的工作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看到生活的希望,我将继续下去。”

刘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