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4:17 京华时报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
小学生在军博广场展开巨型红领巾。本报记者 欧阳晓菲 摄综合新华社消息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昨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大会由吴邦国主持。

  胡锦涛等搀扶老红军入场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内庄严肃穆。主席台台口上方悬挂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熠熠生辉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和字标“1936-2006”,10面红旗分列两侧。

  上午10时整,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搀扶着谢振华、方强等9位老红军代表缓缓步入会场,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全体起立为革命烈士默哀

  吴邦国宣布大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所有参加过红军长征和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贡献的老战士、老同志,向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各革命根据地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在胡锦涛的提议下,全体起立,为在红军长征途中和在各地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默哀。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的长征

  胡锦涛指出,自7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纪念大会上,老红军老同志代表、原昆明军区政委谢振华,解放军代表、空军试飞团副团长李中华,青年代表、全国学联主席、北京大学学生刘凯先后发言。

  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结束。

  ■相关新闻

  参观长征展观众已近20万

  本报讯 (记者李远志)昨天,来自河北张家口和四川安顺场四所小学的40多名师生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将他们制作的一条长19.36米的巨型红领巾和采集到的大渡河鹅卵石赠送给军博。

  据悉,到昨天为止,参观《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的群众已近20万人次。

  小学生献上巨型红领巾

  昨天下午,来自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新棉镇小学,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北新村小学、崇礼县城关小学的45名师生聚集在军博广场。他们胸前系着红领巾,头戴红军八角帽,共同展开了一条19.36米长的红领巾。巨型红领巾上书写着“火炬引我前进 丰碑永在我心中”的字样。

  “19.36米长的红领巾象征着1936年红军胜利会师。”北新村小学老师任洁说,他们通过媒体得知长征展开幕后,就与友好学校联系,共同赶制了这条巨大的红领巾,向长征展献上特殊的礼物。

  此外,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的学生还带来了采自大渡河的17块鹅卵石。他们用红领巾包裹后,摆放在了长征展“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展区内的雕塑旁。

  留言簿每天写满六七本

  昨天是周末,上午10点,长征展展厅内人头攒动。在“泸定桥”和“过雪山草地”两处景观前,纷飞的“雪花”、“隆隆”的雷声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他们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拍照。“景观设置得太逼真了。”观众蒋先生用数码相机把现场的声效和景观拍摄下来。

  在长征展的出口处,主办方设置了三处观众留言台,很多观众在旁边排队,争相留下自己对长征展的观感和对红军事迹的感悟。“相当震撼的展览,长征精神永存”、“老少三代共看展览,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观众们不同的话语表达出了对长征精神的崇敬。

  据工作人员介绍,观众的留言簿有100页,平时每天都要写满六七本,周末则会达到10余本。留言用的水笔则要一天更换两次。

  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邮票发行

  本报讯 (记者熊海燕)昨天,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

  该套邮票共由5幅图案组成,分别为“送别”、“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草地”、“大会师”。其中,前4种为面值0.8元的纪念邮票,而“大会师”则为面值6元的小型张。整套邮票采用绘画作为邮票设计素材。

记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