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平民英雄李春华:牺牲前把落水少年踢向岸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4:38 红网

  红网10月23日讯(潇湘晨报 记者 荣建华)李春华家附近,一口青黑色的池塘。李春华的父亲李先满坐在池塘边的石阶上,目光呆呆地凝视着水面。

  “这么久了,但感觉就像刚刚发生。我经常会不自觉地突然转过头去看身后。那一刻,我多么希望儿子笑着站在身后,轻轻地喊我一声爸爸。”李先满用粗黑的手擦了下眼角,抽泣道,“如果当初他没有踢那一脚的话。”7月21日,湖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李春华为救

两名落水少年,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

  7月21日下午6时45分。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山田寺村7组。夕阳的余晖洒在李春华家附近的池塘水面上。

  为救两落水少年牺牲

  15岁的李雪峰和11岁的李明,在池塘石阶上嬉笑着互相推拉。突然,李雪峰脚底一滑,摔入了池塘里。不识水性的他猛地连灌了几口水,双手在水面乱晃。李明忙伸手去拉李雪峰。他站在石阶沿上,身子拼命前倾,惊慌失措的他手还没有碰到李雪峰,自己便站立不稳,也掉入了水里。两人在水中拼命扑腾,同时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

  在附近干农活的几个妇女听到呼救声最先赶到塘边,但因不懂水性不敢下水救人,只得大声呼叫起来。

  此时,暑假回家帮忙的李春华正挑着一担谷子往家赶。听到呼救声,李春华一愣,随即扔掉扁担,一路小跑到池塘石阶边。一看池塘里的情形,他长衣长裤也不脱,推开石阶上呼救的妇女,便“扑通”一声跳入了水中。

  李春华先游到近处的李明身后,一把抱住李明的后腰,把他拖到了岸边。回头看到还在塘中挣扎的李雪峰,他又一头扎进了水中,游向李雪峰。

  “我在水中扑腾了很久,喝了很多水,感觉身体越来越重,便死死抓住春华哥的肩膀。他抱住我使劲往岸边推,但我抱得太紧,他很难游动。”李雪峰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春华哥喘着粗气,头顶着我的后背。后来他也没力气了,就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我推到了岸边。”

  就在两人游到岸边时,体力不支的李春华使出最后一点力气,猛然一脚把李雪峰踢向岸边,然后在水面上一挥手,一句话也没说,便沉入了水中。李明眼看着李春华“离岸边越来越远,整个人很快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片水泡”。他大声哭着喊:“春华哥,春华哥快上来!”但李春华很快就“没了人影”。

  正是那一脚,李雪峰靠岸了,李春华却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沉向了生命的彼岸。

  父母见到遗体当场晕倒

  

  李春华的伯父李进云是在李春华后第一个赶到池塘边的成年男子。当听说侄儿沉到水里后,他顿时“手脚冰冷,喉咙干燥”。

  妇女和孩子们对着池塘水面七嘴八舌地大喊:“春华,快上来,快上来啊……”没一会儿,池塘边已经响起了哭声。

  “别哭了。”李进云喊了句,“快去喊人。”说完,他跳入池塘里:“刚才春华在哪儿沉下去的,指给我看。”

  池塘最深处有6米深,李进云并没有摸到李春华。村民们陆续赶到,大家找来鱼网,直到晚上9时,才将李春华遗体打捞上来。

  “他还有热气,还有救,还有救。”李进云焦急地说,他手忙脚乱地让人将李春华的遗体平躺着放在池塘边的水泥坝上面。然后一边压李春华胸口,一边口对口对李春华做人工呼吸。

  李春华嘴角渗出了一些水,人依然一动不动。

  “春华已经死了。”一位村民拉了拉李进云的手臂,想让李进云面对现实。李进云恼火地甩开他的手,“你莫乱说,他还有救。你们等着,马上,马上他就醒过来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又伏下身子。

  这时,李先满和妻子蒋红翠放羊回来了。“你儿子春华刚才救两个娃儿,淹死了。”一位村民低声告诉他们。

  “春华!”李先满和蒋红翠一见儿子的模样,只喊了一声,没跑两步,便双双软瘫到了地上,体弱多病的夫妻俩一起晕了过去。“弟弟,弟妹!”李进云忙放开春华,跌跌撞撞跑到李先满和蒋红翠身边,“醒过来,快醒过来,春华没事的,春华没事的……”

  孩子们大声哭了起来,一些妇女则默默淌泪,男人们默默地忙着找医生、给春华准备后事。

  300人送春华最后一程

  

  李春华的大学同学周盛华当天给春华发了条短信,催李春华早些返校。到晚上时,李春华的哥哥给周盛华回了一句:“今天傍晚春华为救落水小孩已经走了。”周盛华看着短信,人都呆了,打电话确认后,宿舍的同学不禁抱头痛哭,并通知了学校的老师。

  28位同学决定一起赶往衡阳。考虑到天气炎热,到偏僻的山村路途艰辛,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老师王云便劝同学们只派代表去,“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执意要去,要送他们的班长最后一程”。

  22日,父老乡亲们一起张罗,为李春华举行了简单的葬礼,埋葬的地点就在家乡的大山上。按当地风俗,哥哥李佳庆原本想在中午送弟弟上山。这时,他接到了湖南师大的电话,说同学们要赶来见李春华最后一面,葬礼被推迟到下午举行。

  下午,李春华的大学老师和同学从长沙赶来了,高中老师和同学来了,衡阳市委、市政府代表来了……

  到下午3时许,约300名自发前来哀悼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参加了李春华的葬礼。

  他们眼里的李春华

  哥哥:吃饭时规规矩矩

  

  哥哥李佳庆说,小时候,爸爸李先满便谆谆教导李春华等兄弟三人要勤俭,吃饭时如果没把碗里的饭菜吃完或把饭粒掉在桌子上,李先满“便会拿竹板子打手心”。被打过几次后,三兄弟都记住了吃饭时“规规矩矩”,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三年级时,有次因为下大雨,春华不肯去上学。爸爸拿竹条赶着他去学校。弟弟在雨中连跌带爬,一路嚎啕大哭,浑身湿透,衣服裤子上满是泥巴到了教室,直到放学后才回家换衣服。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雨,弟弟就再没有缺过课了。”

  同学:让人不得不佩服

  

  李桥华是李春华从高中一直到大学的同学,李春华最让他佩服的一点是“即便在寒冷的大冬天,他还能坚持用棉被裹着全身,每天看书到凌晨一两点,然后又在天还没亮的时候爬起来去操场跑步”。

  李桥华问李春华为何如此努力,李春华总是“拿古人悬梁刺股之类的事来说”,且态度“很正经”,“感觉像个老古董,但又让人暗地里不得不佩服”。

  老师:从小就吃苦耐劳

  李春华的小学六年级老师陶秋菊说,李春华将吃苦耐劳的品质从家里带到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在他读小学时,校舍正在改造,老师组织学生清理废弃杂物,很多同学怕脏嫌累,干一会儿就跑了。只有春华坚持到干完。”

  村民:一家都是实在人

  

  75岁的蒋红绣老人是李春华一家几十年的老邻居,她说:“李春华一家都是实在人,无论是李先满三兄弟,还是李春华三兄弟,村里人说起来那都是翘大拇指哒。”

  在李春华的老邻居李孝友老人看来,李春华正是因为“家庭困难,从小饱尝生活的艰辛,不但吃苦耐劳,也比一般人更愿意关心和帮助人”。

  是什么造就了李春华?

  李春华给公众展示了一个崭新的“80后”大学生的形象。是什么样的生活和教育环境造就了李春华?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重走李春华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探索他成长的足迹。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由于父母长期身体不好,许多农活和家务“从小就落在了李春华肩头上”。

  伯父李进云说,李春华6岁时,就开始每天背着一个比自己身高低不了多少的小背篓,满山去拾柴火。七八岁就开始放牛,养猪砍柴挑水什么的,年龄再大点,更是什么农活儿都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干农活,春华从未叫过苦和累。后来尽管考上了大学,回家也仍然没有大学生的架子,还是什么活儿都抢着干。”父亲李先满说,“春华个子不高,很多亲戚都说是因为很小的时候干重活干得太多了。”

  家风淳朴子孙贤

  

  李先满说,他教导儿子们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做农民就要像个农民,做学生就要像个学生”,“老一辈传下来的那些规矩不能坏了”。

  只有小学文化的蒋红翠是个寡言少语的人。但在李佳庆眼中,她是一个“好妈妈”。“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比如出门忘了带什么东西,天冷了该加衣服,总是妈妈最先提醒我们兄弟。”

  三兄弟任何一个犯了错,蒋红翠都会一句话也不跟他说,但这让孩子们“更加难受”,最后往往是孩子们“主动认错”。

  性喜历史儒风浓

  

  李春华的专业是历史。李春华回家时带了一本《中国近代史》,还有一篇刚打完草稿的论文《论东汉的隐士》。

  记者在湖南师大图书馆查阅了李春华的借书记录:从2003年11月开始到2006年7月,李春华从学校图书馆里借的书共计105本,平均每个学期17.5本,每周约1本。其中,以历史书居多。

  在李春华中学时的日记中,稚嫩的笔迹这样写道:“当我听到清政府腐败无能,贪污成风时,我感到痛心疾首,听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时,我又为他们的行为感到骄傲和自豪……”类似有关历史的感慨在日记中多次出现。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育民教授表示,李春华孝敬父母,勇于跳入池塘救人,乐于帮助别人,这些都是“儒家所提倡的孝、勇、忠、义等传统美德的体现”。在李春华身上,有着“与当下年轻人群体并不太相符的浓烈儒风,这与他所受历史熏陶是分不开的”。

稿源:红网 作者:荣建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