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产学研期待 "无缝对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6:25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产学研联合,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产学研联合仍处在起步阶段。为此,“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出台多项措施,为推进产学研联合提供强有力支撑。]

  140多项合作协议,19亿多元总投资,近日在马鞍山举行的安徽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会取得丰硕成果。对接会吸引了500多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江汽、马钢等企业递交了

300多项技术难题,而科研院所则拿出2000多项科研成果。产学研对接,为加速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搭建起平台。

  双赢的“对接”

  推动产学研联合的目的,是促进科研与经济活动的紧密结合。

  在江汽集团技术中心综合管理部部长李传斌看来,1990年是江汽的转折点。这一年公司与天津汽车技术中心联合,投资开发了HFC6700系列客车专用底盘,并占领国内同类产品80%%的市场,“公司从与学研部门合作中尝到了甜头,由此拉开了产学研合作的序幕。”

  而对合肥工业大学而言,产学研的对接,不仅仅是科研成果卖到了钱,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灵敏的企业技术市场需求反馈系统。“工大所获得的项目中,应用型研究课题占90%%,其中从企业获得的课题约占60%%。科研成果70%%实现了有效转化,其中有一半以上在省内得到实施。”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江洪介绍。

  “对接”既解决了企业项目源匮乏的问题,又加速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而在转变增长方式,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大趋势下,“推动产学研合作,已是我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现实选择和重要途径。”省经委主任杨振超说。

  据统计,近年来,我省技术中心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已共建研发机构130个,博士后工作站42个,工程研发中心35家。仅2005年,就共同开发实施技术创新项目377个,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615个。

  转化难题有待突破

  “但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省经委副主任张德山认为,我省产学研联合仍处在起步阶段。

  与近年丰硕的科研成果对应的,是成果转化难题。据悉,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都曾实行成果“低价转让”,甚至无偿转让,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只有30%,真正形成产业化的还不到10%。

  事实上,作为国家惟一的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合肥现有“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设施,各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所100多个。

  是什么阻断了科研成果的顺畅流转?李传斌认为,首先是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做得不够。据了解,现行高校的成果评价体系多以承担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和数量为考核标准,而对科技成果能否产业化几乎没有涉及,“不能简单地问为什么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更应看到这些成果最初是不是为了市场化而发明的。”

  企业向高校、科研机构寻求技术支撑的主动性不够,这也制约着科研成果的转化。省内企业在建设技术中心、试验试制基地和开发新产品时,没有积极邀请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同时,在实施的产学研项目中,对行业的关键性、前瞻性的技术研发不足。

  其实,科技成果转化难非我省独有,科技界人士对此曾有“世纪顽症”的惊人之语。作为科技大省,合肥又是国家惟一的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科技成果转化上能否突破,为人们所期待。

  “十一五”将搭更多平台

  推动产学研之间的联合,来自政府的强有力支撑必不可少。杨振超透露,“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在创新企业技术中心体制、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等方面推出实质性举措,全面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

  创新企业技术中心体制,主要是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以产权为纽带、以各种要素入股为主要模式,共建高校技术经济实体。“很重要的行动就是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实施‘1+2’计划,即每户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与2所以上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盟。”杨振超表示,发展壮大的企业技术中心将成为重要依托,以此集中开发一批前沿性技术和重大装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全面推进产学研联合工程实施,结合省属科研机构转制,积极引导省内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协会等,共建平台式技术创新服务手段。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建立30家平台式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每年培育10户产学研联合示范工程,100个重大产学研联合项目将实施。

  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鼓励我省企业与中国科大、合肥工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作,加快其科技成果在我省产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有40家大中型企业将建起博士后工作站。

  “今后每年还将不定期组织专家下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张德山表示,为此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学研联合专家库,“十一五”期间入库的专家由目前的2000人力争增加到3000人,成为推动产学研全面对接的智力保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