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的长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7:54 大众网-大众日报

  

我们的长征

  ▲我们的采访路线。

  时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大众报业集团重走长征路采访团一行6人怀着崇敬之心,踏上了“重走长征路”的采访征程,去追忆那史诗般的历史,看看70年来长征

沿途的变迁。在30余天的时间里,我们途经6省,行程万余公里,采访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点近20个,采访老红军、当年的革命群众或其他知情人30余名。

  8月底,在赣南地区遭遇数十年不遇的高温袭击之际,我和我的同事——大众日报的王学文、齐鲁晚报的严洁、生活日报的赵志祥、半岛都市报的胡进宇以及大众网的曹亮,从齐鲁大地来到赣南这片红色的土地,走访瑞金、于都,从而拉开了我们大众报业集团“重走长征路”大型采访活动的序幕。

  在瑞金,111岁老人陈发姑唱起山歌思念她随红军长征走后再也未曾谋面的丈夫;在于都,丁张发讲述当年母亲带她到渡口红军队伍中寻夫三天不得,最后含泪把给丈夫准备的五双布鞋塞给五位不相识的红军战士;在云贵川,70年前红军强渡的乌江天险、金沙江畔、泸定桥边,今日彩虹飞架,天堑变通途;沿着赤水河、大渡河,我们在崎岖蜿蜒、险象环生的山路上穿行,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夹金山上,虽然没了多年的积雪,环境依然恶劣;而辽阔的若尔盖大草原,已基本不见了当年陷人于死地的沼泽地……

  由于时间紧,采访点儿多,而道路的难行又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想,所以在30多天的行程中每天行走10余个小时是很正常的。

  从赣黔山区到彩云之南,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坡,经历了33天的跋涉、经受了“春、夏、秋、冬”的艰辛,我们在触摸了那惊心动魄的历史、感受了长征的艰难,同时也体会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后,离开了甘肃会宁的红军会师楼,为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画上一个句号。

  

我们的长征

  ▲在贵州赤水河边,刚刚发生的塌方又一次给我们的行程增添了危险。事实上,在云贵川,我们在多数路段都提心吊胆胆。

  

我们的长征

  ▲向皎平渡老船工遗属表达我们采访团的心意。

  

我们的长征

  ▲沙洲坝的杨大毛向我们讲述毛泽东等人当年在瑞金与群众热情交往的故事。

  

我们的长征

  ▲我们在瑞金云石山采访。中央红军长征的决定最初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我们的长征

  ▲从4000多米的夹金山下来,仅走了一小段,刹车就因温度过高失灵。如果不是恰好遇到一段缓坡,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的长征

  ▲雪山早已今非昔比。过去,海拔3000多米是夹金山的“雪线”。但是,当我们上行至海拔4100多米的地方,只见到了这么一点儿雪,全球气候变暖,以前终年积雪的大雪山,也变得有点名不副实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