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康乐童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8:50 上海青年报

  ■文/程小莹

  在那时,我开始学会了想一些事儿。许多事儿结束了。一本书读过了。一个学期结束了。一些东西吃过了。这让我觉得有趣。那时候有个叫高玉宝的人写了一本书《我要读书》,主人翁就叫高玉宝,一个穷人的孩子,要读书;高玉宝趴在学堂的窗口偷听人家上课的情景,让我感受到“祖国花朵”的幸福生活。

  我的康乐路小学在上海老北站对面的康乐路一条弄堂里。一个小学要分三个地方,分别在康乐路、安庆路(北部)和安庆路(南部)。早上在人家的弄堂里排着队,一个“两手前并举———向前看齐”,队伍就从弄堂口伸出去了,蔓延到上街沿,升旗,奏国歌,行队礼的时候,队伍后面的人都看不见国旗;做早操,经常会踢翻人家晒着的马桶。在国歌声中,弄堂里的人家却在埋头吃泡饭,稀里呼噜的,很不严肃。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又经常会跟那几条弄堂里的孩子打架。我们一个学校里的人结成一伙,他们一个弄堂里的人结成一伙的空间;这样便成了打群架。我们男孩如果头上有几个疤的话,多半是在那个时候打群架留下的。

  在那时,上课的时间其实并不很多,学校的教室不够,学校只能上半天课,所以课桌里经常会有别的班级遗留下来的东西,低年级的看见高年级的课本觉得很深奥;高年级的看见低年级的作业本觉得很幼稚;教室的黑板报也是各个班级轮流出版,在黑板报上,可以发现别的班级有人搞“不团结”或“赌博”什么的,觉得很新鲜。

  在不读书的另外半天,就会安排一种叫“小小班”的学习形式,邻近的同学集中到一个同学的家里,相对来说,这个同学的家要大一点,学习成绩要好一点;也就是要寻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教育与居住环境。每个人从家里带个小凳,做自己的功课,要抄或作弊,这时候是最方便的了。大家很快做完功课,就玩各自的游戏,女孩子玩得最多的是一种抛布袋翻麻将牌的游戏,在将小布袋抛起来的一刻,手要将桌上的几个麻将牌翻成一定的花样,再接住布袋;男孩子看小人书,这种小人书都是从弄堂口的小书摊上借来的,2分一本,这时候正好换着看;大概这种连环画都是小人看的,所以都会龌龊兮兮,牛皮纸的封皮,装订得很结实,重新用毛笔写了书名。有一种是蓝隐隐的画面的,不是画出来的,是电影连环画,大多是一些故事片,对没有看过的电影,是一种很好的补偿。

  天气冷了又热了。大家都盼望着每天有一些新鲜的事儿,呼吸一点新鲜的空气。于是,一伙一伙的便结成伴,外出闲逛,沿着我们熟悉的弄堂和马路,穿过一个个小书摊,大饼摊,小菜场。生活得到了某种满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