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别让"核心期刊"染一身"铜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8:58 东方网

  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将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对学生、教师以及科研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一些专家却认为,本来是计量学研究成果的“核心期刊”,其作用被放大了,成为学术评价标准。(10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核心期刊”的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提出的。他按照载文密度,将专业期刊划分为对该专业最有贡献的核心区域和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相继区域

,将密度最大的核心区域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英文核心期刊──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最早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工作研究会联合出台的,最新的2000年版确立了75个学科类别的1571种核心期刊。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考核体系,给在SCI发表论文者给予奖励。其初衷是鼓励中国学者到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与外国同行的交流。很快,南京大学的做法作为一种管理创新经验,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模仿,以核心刊物论文为指标的考核办法也在全国普及。令人担忧的是:本是为了纠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促进科研人员积极工作,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然而经过十几年演变,作为学术评价标准的“核心期刊”,越来越受到了功利性的侵蚀。许多单位或部门甚至把SCI论文数作为获得学位、评职称、评院士、申请科研基金、评价学校学术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评价方法很快被滥用了。诚如有关专家所言:如今“核心刊物”就像一块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很多专家忧虑,这样的考核办法继续实行下去,对我国教育和科学发展不利。

  其实,核心期刊不等于刊载优秀论文的学术期刊,它主要是用来供图书馆采购、收藏、导读时作参考的,而不是用来评价学术论文水平的,也不具备这一功能。只是由于核心期刊确定者的误导与实施者的滥用,才使一项文献计量学的科研成果承担了它不应承担的任务,从而给我国学术评价体系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对此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重新加以研究,如确有必要以期刊作为学术论文的一项评价指标,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另行制定标准。当前迫在眉睫的是应该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满足学术研究者的特殊需求。为了形成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和氛围,应该遵循国际通用的同行评议、匿名评审等手段,使判断更加接近客观和真实,更有利于激发学者的研究热情。

  另外,核心期刊的误用,与当前我们学术界浮躁心态也有一定关系,反映出我国科研管理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无论什么事,说风就是雨,一听说有个什么"好"办法,也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盲目跟风,大干快上。甚至根本就没有搞清楚核心期刊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大规模地迅速推广,以致人为地制造了许多矛盾。总之,要明白: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不能光是看其发表的论文总数,还要看这些论文的质量,也不能把期刊的影响力视为论文的质量指标,必须具体地看其论文的情况,总体地衡量其论文的被引用情况等。

  期待我国学术界别再一味地以“核心期刊”的上论文数作为学术评价唯一标准,别让学术期刊染上一身“铜臭”。


作者:刘纯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