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干部观察员”是什么玩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16:27 红网

  綦江县纪委、县监察局近日聘任10名干部监督观察员,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监督,特别对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的言行情况进行监督。(见10月23日《重庆晨报》)

  如果要对各级政府作出的各类公共政制度效用进行粗分的话,大抵可以分三类:行之有效、聊胜于无、哗众取宠。而綦江的“干部观察员”制度,毫无疑问,它连“聊胜于无

”也算不上。

  如何“观察”?此为技术壁垒。谁都知道,如今世道,一定级别的干部要车有车,要钱有钱,要闲有闲,没人管束,自由赛神仙。他们的八小时以外,神出鬼没,有时连他们的夫人和孩子都难觅其踪影,有的地方因此发动老婆监督老公、儿女监督父母,遑论外人?影子都不见,“干部观察员”怎么去“观察”他们?

  “观察”谁?此为体制瓶颈。县纪委、监察局聘的“干部观察员”,“观察”谁?纪委书记、监督局长能不能被“观察”?县委书记、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能不能被“观察”?答案当然是“否”——你以为你是谁?给你鸡毛你还能当令箭?相信“干部观察员”对于“观察”的底线也是心知肚明的。权力体制内本身有许多监督,自下向上的作用甚微,自上至下的也屡屡失效,何况是正言不顺的“干部观察员”?

  “腐败同盟”,此为人性弊病。即使这10位“干部观察员”手持尚方宝剑,谁又能保证他们个个都是包公?在监督同体化的体制下,想遏制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结成腐败同盟从而分享“腐败成果”的现象发生是非常困难的。

  是否值得?此为成本问题。体制内本来就有司法、纪检、监察、反贪等监督力量,这些力量闲置不用,花钱另请高明,这是否说明体制内的监督力量已经黔驴技穷?既然到了黔驴技穷,另请高明的地步,你们怎么还能心安理得,稳坐钓鱼台?这显然是“干部观察员”制度始作俑者自己制造的一个悖论。

  官员的监督,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除了权力制衡这个被一再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之外,附加官员的阳光政策(公开官员的收入、财产、家庭等)与舆论监督就足矣。如果綦江方面真心想监督官员的八小时内外的生活,是真心想反腐的话,根本不用花钱聘请“干部观察员”,只要放手百姓监督、放开媒体曝光、敢查敢抓,就行了。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哪怕贪官再狡猾,也逃不过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

  不相信群众,不敢放开媒体舆论,聘请什么“干部观察员”,这种“叶公好龙式”的反腐是什么玩艺儿?

稿源:红网 作者:练洪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