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医疗质量考核,病人也有话语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17:20 国际在线

  作者:何勇海

  医院今后不仅要把对疾病的诊治作为评价质量管理的标准,也要将“病人心理感受”如对服务的满意度、治疗时间、所花费用等纳入其中,以提高医院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据新华社消息,21日,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在一次“中国医院质量评价标准”论坛上表示,“医院不只是关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结果,还要让患者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体验

到心灵、身体、精神和环境上健康状况的改善。”曹荣桂说。(10月23日《甘肃日报》《河北青年报》)

  所谓“病人心理感受”,换言之,就是“病人满意度”。当前,在很多医疗机构的各种宣传报道中,“病人满意度”逐年攀升,97%、98%、99%……一年一个台阶,甚至已有媒体报道,某些医院的“病人满意度”已经取得了100%的“优异”成绩。可是,在医生的问诊时间少于5分钟之时,在病人因押金不够而延误治疗之时,在病人被开大处方、大检查之时……病人对医疗机构这种自欺欺人的“满意度”,真的会满意吗?很明显,不尽然。因此,在有关方面传出要将“病人心理感受”纳入中国医院质量管理评价标准之时,我禁不住击节叫好!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医院质量管理过程中,普遍使用的考核指标,仍然是治愈率、出院率、死亡率等,这些考核指标往往将医疗质量理解为“医疗效果的优劣”,即: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是否有效、医疗是否安全、疗程是否长短。这些指标固然重要,但显然不满足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需求;这种狭义的质量观,只是简单地将“医疗质量”作为一个病例或“产品”来看待,而忽视了病人对医疗服务的体验与感受。于是,医院硬件设施越来越好,医患关系却越来越远。

  实际上,对于疾病,医患是有不同感觉的,医学人文学上有一句箴言:“大夫,你只是观察,而我在体验。”医院医疗服务工作可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医疗技术服务,即医务工作者运用丰富的医学知识、娴熟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手段,为病人解决生理上疾病的过程;二是非医疗技术服务,包括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言行、医疗的流程、医院的环境等影响病人心理感受的因素和行为。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疗服务应更多地关注与病人相关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尊重、理解、关怀病人,如何为病人提供适应生活轨迹的非医疗技术服务,如何加强医患之间沟通,提高医院的服务竞争力,就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因此,将“病人心理感受”纳入中国医院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的确是当务之急,我们就应当像这样建立一些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意识的指标,例如病人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病人所承担的经济负担等,这些指标才更加符合国际上医院质量管理的总体趋势。和谐医患关系,是社会的期盼、人民的呼声。

  但要将这一考核指标的效能真正发挥出来,显然不能是一场由医院自己出题、请病人答卷、给自己打分等充分预设好了的“自考”,否则,仍然是医院单方的“自娱自乐”,“病人心理感受”显然会被人为抬高,从而隐瞒了医患关系紧张的真相。也就是说,“病人心理感受”好还是不好,究竟谁说了算?这真的挺考验有关部门的行政智慧。

  

  审稿:蒋丽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