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们为何钟情苏州(本期连线 苏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00:28 人民网-华东新闻

  

他们为何钟情苏州(本期连线 苏州)
苏州风貌撷英。
他们为何钟情苏州(本期连线 苏州)
苏州市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去年引进9.2万人到苏州工作或创业。图为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等领导考察春季毕业生双选会。
他们为何钟情苏州(本期连线 苏州)
9月29日,苏州市召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会议,提出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城市的目标。会上宣布对引进的6名博士提供资助80万元。图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签约仪式。
他们为何钟情苏州(本期连线 苏州)
苏州去年开展首届杰出人才表彰活动,对6名“杰出人才奖”和9名提名奖获得者给予重奖。
他们为何钟情苏州(本期连线 苏州)
苏州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形成了较完备的载体体系。全市常住外籍人口超过3万,引进的留学回国人员达2200余位。图为苏州科技城外观。
他们为何钟情苏州(本期连线 苏州)
苏州加大人才市场建设,既发挥好政府所属人才市场主渠道作用,又积极培育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引进猎头公司,民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已达40家。图为苏州人才市场。编者按:说起古典园林小桥流水,人们往往想起苏州;说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人们往往想起苏州;说起招商引资、外向型经济,人们也往往会想起苏州……苏州人创造了太多的让人“想起”。如今的苏州人,又在制造着另外一道特别能让人“想起”的风景——人才高地建设。从“招商引资”为主走向“招才引智”为主或者说二者并重,透露出这个“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的深谋远虑,透露出他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今天,本版连线苏州的人才建设,介绍苏州的新思考、新动作。

  江苏苏州市名扬中外的沧浪亭至今存有“五百名贤祠”,祠内铭刻着从春秋时代起594位苏州名贤的头像及功绩。而今人考据,这其中80%以上的名贤是“外来人才”,在历史上,他们为苏州的发展注入了“新思维”,打造过“新热点”。

  如此看来,“小桥流水、气候宜人”的“人间天堂”,早已是人文汇聚的精英之地。如今,古老苏州的新魅力也更多来自于经济发展及由此产生的人才集聚,这里正成为“人才的天堂”。2005年,苏州在与京、沪、深等人才高地的交流中,人才的流进流出比已达6.7∶1。

  广纳贤良

  ——重才文化一脉传承

  作为吴文化重要发祥地的苏州对人才的爱惜和景仰,除名贤祠作证,还可以溯源到吴文化的基因特质。吴文化亦被称为“水文化”,本身就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品格,这也是苏州自古就是人才荟萃之地的又一注解。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更是秉承了先人行之有效的做法——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目前,苏州人才的总量已达82.9万。仅去年,苏州市引进的外地大专以上学历在职人员超过两万,留学回国人员301名。引进的外地在职人才数量比2004年增长130%,并首次超过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出现更多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通过择业,而不是就业形式进入苏州市的现象。

  良好的区位优势,也使苏州成为吸引人才的高地。苏州地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中心地理位置,是长三角现代产业链和高密度城市连绵区的重要节点,特别是紧邻上海这一全国性的人才高地,最易于接受上海的技术、人才和智力辐射。上世纪80年代,苏州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引进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使之一度成为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上世纪90年代,苏州又呼应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如今外向型经济又占据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对人才的渴求和珍视,更体现在苏州现在与未来的人才战略上。今年,苏州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把“人才”放到“第一资源”的重要位置。《苏州市“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关于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青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促使苏州的人才战略从追求人才快速增长,转移到人才数量平稳增长基础上的人才质量快速提升。以自主创新十大领域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苏州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优化”、“千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万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大工程,打造出一支引领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队伍。此外,苏州还建立每年1000万元的市人才开发资金,专门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

  筑巢引凤

  ——招才引智不惜投入

  “过去我们在招商引资上舍得投入,现在我们在招才引智上同样要舍得投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的话道出了苏州在引进人才上的魄力。

  开放型经济是苏州的最大亮点和特色。高度发达的开放型经济,不仅为苏州引进大量的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也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熟悉国际惯例、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随着跨国公司将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不同环节进行全球配置,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的外企数量也会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对人才本土化也提出紧迫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已建成多元化创新型产业优势,这也使苏州筑好了人才集聚的产业和载体基础。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积累,苏州市具备了较强的产业优势,是IT产业强市、工业强市,形成了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型家电、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新兴支柱产业,也打造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创业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筑起一个个引凤之巢。

  吸引留学人员到苏州创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便捷、经济、有效的途径。因为,在这些人才身后,往往“串联”、“互联”乃至直接联系着全球性的技术链条、资金链条、人脉链条和资讯链条。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苏州在欧美、日本等海外留学生高集聚地建立“留学生与苏州”海外联络点,加强与海外留学生组织、华人团体的联系和沟通,广泛收集海外人才智力信息,搭建用人单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信息互通平台。

  承继着一贯的开放思维,苏州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重视跑项目、筹资金,又重视跑人才、聚人才;既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又重视优化人才环境。借鉴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利用多年建立起来的招商引资网络,构建起一个社会化、专业化的人才引进体系。同时,加大政府组团赴国内外招聘力度,大力宣传推介苏州创新创业政策与环境,打响“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的城市品牌,开展大型人才招聘活动和创新人才与科技项目对接活动。

  联姻办学

  ——巧筑人才新孵化园

  人才自主培养和供给能力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招才引智”之外,苏州的人才战略对自身人才的培养也是不遗余力。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和苏州国际教育园成了苏州市重点建设的人才培养重镇。目前,中国科大、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大、复旦大学等10余所高校相继入驻高教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学院(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高职院校入驻教育园,增强了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自主培养与供给能力。

  另外,苏州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也将为“十一五”期间的人才资源输入新鲜血液。苏州市委、市政府借助每年制定发布的《苏州市年度人才需求专业目录》、《苏州市年度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目录》,调整对教育的投资及合理设置高等教育学科。每年确定5至10个急需人才的专业岗位,选拔一批有培养潜质的学员,进行高水准的应知应会培训,政府对部分专业进行一定的经费资助,以加强宏观引导作用;根据年度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的人才急需,每年安排5至10个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政府将视专业紧缺度给予30%至50%的学费资助。

  自身“造血”机制一旦形成和良性运营,便是苏州人才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证。

  长袖善舞

  ——给空间就怕你不发展

  对自主技术创新发展充满渴望的苏州,在新的人才战略上,特别注重对“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近年来,苏州先后建立苏州科技城、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苏州留学生创业园等25家创业园,还建成国家特色产业基地1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8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家,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8家,为人才来苏创业提供机会和舞台。苏州还通过加强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服务,解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拴心留人”。引进人才的家属就业、子女入托等实际需求,也是苏州在引进人才时考虑到的问题,千方百计让他们生活温馨、精神舒心、工作安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为鼓励各类人才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两个率先”多作贡献,苏州市进一步实践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开展各类人才表彰奖励活动。去年,苏州设立市人才奖励的最高奖项——苏州杰出人才奖,并开展了首届评选活动,对6名“杰出人才奖”和9名“杰出人才提名奖”获得者给予重奖。

  苏州人才“第一资源”的发展形态,正由自2002年开始的人才快速增长期,向人才数量平稳增长基础上的人才质量快速提升过渡。

  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会出现部分高层次人才回流;当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时,就会出现大规模高层次人才回流。去年苏州市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已经具备加速人才集聚的经济实力和基础。

  在《苏州市“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的人才开发总目标里,“至2010年,高层次人才容纳能力从目前的12.3%提高到25%,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万人”的前景令人期待。“改变人才增长方式,实现由人才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提高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由社会经济带动人才发展向人才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变”,正是苏州人才资源开发的宗旨。

  苏州,这个聚集了强大人才资源的古老城市,正在写就新的“名贤祠”。相信后人要来一一考据这个远远大于“594位”的新贤库,非得借助于新型电脑不可。而这个新型电脑的发明人,或许也是这不断聚集更新的沧浪新名贤祠中的一员。

  苏州市近年有关人才引进的政策文件目录

  ●《关于实施“千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的若干意见》

  ●《苏州市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办法》

  ●《苏州市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博士资助办法》

  ●《关于留学人员来苏创业的若干规定》

  ●《关于鼓励和吸引国(境)内外研发机构的意见》

  具体政策内容请登陆“苏州党建网”:www.szzzb.gov.cn

舒 祖 文 华 现 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