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8年30万吨巨轮南沙下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00:49 人民网-华南新闻

  广州南沙龙穴岛,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珠江口现代化造船基地建设在平静的氛围下徐徐拉开帷幕。目前该基地1号和2号船坞的坞基打桩工程进展顺利,这标志着中船公司南沙造船基地业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用不了多久,坐落在珠江口的一座最现代化的船舶工业王国将拔地而起,同时将为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添上浓重的一笔。

  2008年巨轮下水

  “今后在龙穴岛造船基地,10艘30万吨级的油轮及各种现代化巨轮一字排开、同时建造,这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在广州名优中心广船国际展台前,该公司副总经理钟坚指着企业的发展蓝图显得踌躇满志。公司计划2008年,由南沙龙穴岛建造的第一艘巨轮将下水。

  将船舶工业列为广州南沙四大工业板块之一,这是广州市政府与中船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广州市向中船公司提供了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的龙穴岛东岸4.5公里岸线、1.3公里纵深作为新的造修船基地一期工程用地。整个造船基地项目总投资45亿元,建成后该基地年造船能力将达到200万—300万载重吨,年生产5600TEU集装箱船8艘、15万吨原油船6艘、11万吨成品油轮6艘。

  业内人士透露,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并结合该基地将采用的现代化造船装备,生产单船30万吨的船舶对新基地来说将不存在难度,甚至可以数艘30万吨级的巨轮一字排开、同时建造;除此之外,该基地还将具备建造世界造船业难度最高的LNG(液化天然气)船的能力。

  在此之前,中船公司在广州的三大造船厂——广船国际股份公司、文冲造船厂、黄埔造船厂,总计生产能力徘徊在60万吨左右,单船造修能力只能勉强达到6万吨。2006年中国获得590万吨造船国际订单,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造船大国,仅次于韩国。但这大宗造船订单基本由环渤海和长江口的造船厂消化。广州三大船厂深入到内河,受珠江航道深度的限制,单船“6万吨”成为广州造船工业目前无法突破的瓶颈。

  在珠江口龙穴岛新造船基地投入实质性建设,重新燃起了广州造船工业的希望。有专家认为,该造船基地对发展南沙临港工业,促进广州经济发展,提高中国船舶工业整体竞争力,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专家分析,受劳动力成本影响,世界造船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中国国际贸易量的剧增,国内本身需要添制大量远洋巨轮,这些都是直接拉动中国造船业蓬勃发展的因素。

  船舶配套产业亟待腾飞

  “现在广州船舶工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巨大的阻力,那就是珠三角已经掉队的船舶配套产业亟需跟上。”广船国际副总经理钟坚对记者说,10多年前,为广州三家船厂配套的企业曾有百余家,但如今所剩无几。

  在广州,原来做船舶配套比较有名的广州建设机械厂,上世纪90年代末转行搞工业洗衣机;广州航海仪器厂也转行做凤凰牌洗衣机了;现在珠三角已经没有企业做船用空调,买船用空调需要跑到苏浙,买冷冻机也要去福建、上海,有时为了几个船用阀门,也要从长三角空运过来。船舶配套业的萎缩,给当地造船企业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推高了造船业生产成本。而江苏一省拥有船舶配套企业600多家,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有力地支持了当地造船工业的发展。

  有专家认为,长三角船舶配套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近几年当地造船业的拉动,造船业与配套产业原本相辅相成。由于10多年来珠三角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水运开始下滑,这直接导致了造船业特别是内河船只生产的下滑,船舶配套业走下坡路也就不难理解。随着龙穴岛造船基地的落成,现在广州造船业面对的是远洋巨轮,这既给船舶配套产业提出难题,更给他们提供了机遇,中国造船工业要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先进、产业链条完备的船舶配套产业将成为其最重要的支撑。

本报记者 李 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