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岂能如此解读文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03:30 舜网-济南时报

  王国华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解读》,书名没有吸引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胡乔木的另一面》和《同饮了一杯酒》。

  前一篇,讲的是不同的人眼中回忆出不同的胡乔木,通过对比,得出结论,他一方

面是居高临下,时而言不由衷的政治家;一方面是礼贤下士,爱才惜才的文艺领导。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认为:“士”和“仕”的矛盾一直交织在胡乔木的身上,他“最好的一面”往往只向作家学者洞开,因为后者一般不会对他的“仕途”构成威胁;而他身上“不好的一面”常常留给同行和下属,因为在一个特殊年代,为了自保,他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心之举。

  后一篇,讲的是胡风和乔冠华的故事。二人在重庆时曾有过短暂的亲密阶段,互相引为知己。后来,胡风一直不得志,乔冠华对他避之不及。及至胡风入狱,写信向乔冠华求助,后者马上将原信并附一封解释信送到当时的领导手上。后来,乔冠华自己在政治上栽了跟头,也没人来为他说话。作者说:“‘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相信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能懂,但多少成人,甚至伟人,终其一生,却未能参透其中的奥义,个中缘由,耐人咀嚼。”

  这两篇文章,我刚读到时觉得还算新鲜,觉得作者魏邦良说得有理有据。但是,读完了整本书,我却越来越怀疑作者。他的引文足够严谨,不存在多少问题。但是由引文总结出来的观点,却让我很不赞同。比如评价胡乔木那篇,他身上“士”和“仕”的矛盾在哪个文艺领导身上没有出现过?周扬不是这样吗?夏衍、丁玲、刘白羽等等,哪个人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没有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哪个又没有为其他文人做过几件好事?我可以从任何一个人的事迹中截取几个例子,然后得出同样的结论。关于乔冠华那篇尤其小儿科,文人之间的来往简单地归结为因果报应,岂能令人信服?

  我反思,为什么最初读这些东西时会感觉新鲜?那是因为他的例子鲜活,有很多我们甚至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使得结论也跟着生动起来,这说明作者比我们涉猎和关注此方面的内容要多很多,并留心作了记录。作者如果就一事一个片段做出结论,似乎还能自圆其说,但一谈“大义”,就显得牵强了,常常陷入大而无当的自说自话。

  有一种叫做“心灵鸡汤”的文字,在中学生中一度被广泛传阅。这种文章前面讲一个小故事,后面发一段感慨,拔拔高,提炼出个主题。《隐痛与暗疾》中的很多文章,就深得其真传。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解读文人的问题,《隐痛与暗疾》中所讲的,说穿了,就是人际关系那点事。

  人是复杂的,文是复杂的。把文人的关系简化为“人生感悟”和八卦,无论如何都不是正途。这类文章明明不是学问,却戴着文化的帽子,穿着文化人的外衣,拿文化人来说俗事,它显得很有文化,其实反思不了什么。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解读》魏邦良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