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少小学生乱冲红灯横过马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09:29 南方日报

  广州实施“警纠校处”首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

  不少小学生乱冲红灯横过马路

  旨在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警纠校处”制度经试水越秀半个月后,自昨天起正式实施。

  何谓“警纠校处”?就是中小学生每人配发一张联系卡。当学生违反交通规则时,民警予以纠正,并在联系卡上注明情况;同时通过系统网络反馈至学校,学校将据此进行教育,有些违法行为可写进个人操行评定。

  而经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小学生横过马路时乱冲红灯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中学生也仍旧未改骑单车载人且在路上追逐嬉戏的毛病。交警表示,将对学生的这些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登记,并由学校负责教育乃至处罚。

  有家长带孩子冲红灯

  昨天下午4点,小北法政路口。

  行人横道上绿灯亮起,众多行人一路而过。当绿灯转为红灯时,还是有很多人穿行而过。记者的镜头就捕捉到了附近学校的小学生王某(化名)。

  在记者的实地调查中,类似的场景,在广州的不同路段接连上演。

  而根据交警的调查:小学生的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是违反交通信号灯,胡乱冲红灯,过马路时不走人行横道,甚至不少行为还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发生;而中学生的主要交通违法行为则是骑单车载人,且一边在路上追逐嬉戏。

  对警纠校处制度出台的初衷,交警这样表示:通过教育小学生,从而教育一家人,以“点”带“面”,树立交通安全观念。在此,交通安全教育和大人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两种力量发生了“交锋”。

  对此,交警则表示,对于常见的家长带小孩冲红灯的情况,不止小孩要被登记,家长同样也要被执勤交警进行现场教育。

  学生违章或与奖惩制度挂钩

  “警纠校处”的操作流程如下:

  执勤民警发现学生交通违法行为时,第一时间将对其进行纠正,并将其《广州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卡》的姓名、学校、班级、交通违法等内容登记在《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通知书》上,并由学生签名确认;未携带安全卡的学生,执勤民警与学校进行核对后,将相应的内容登记在通知书上。

  交警部门每天将前一天的学生交通违法记录录入“警纠校处”系统,每个星期由市交警支队统一转给市教育局,再层层往下转到各个学校,由学校负责对学生进行教育处理,交警部门负责每月定期派出民警到发生交通违法行为较多的学校进行督促整改,并上交通安全课。“结果反馈到学校,大概需要一星期”。

  记者了解到:在“警纠校处”制度实施后,广州部分学校已将学生的违章行为与奖惩制度挂钩。

  小北路小学的一名班主任告诉记者,对于有交通违法行为的学生,如果是初犯学校将给予教育,第二次则会以书面的形式予以警示,如果是交通违法行为达到三次以上,将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资格。

  有人叫好有人反对

  “警纠校处”制度正式实施首日,引来了市民的辩论。

  赞

  早日教育可避免伤害

  赞同的意见有不少。

  市民陈先生的意见非常直接:“与其日后多事,不如尽早教育。学生冲红灯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事情,但后果却可能很严重,说不定哪天就被车撞了。早日进行教育才可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小北路上的一名执勤民警表达了类似的心声:“措施是必要的,而且交警在纠正中小学生违法行为时会自觉淡化震慑力”。

  从他的个人执勤体会来谈,他觉得:中小学生对民警有一种自然的尊重和信任,“民警叔叔”的亲切纠正对他们来说将产生相当大的效果。

  弹

  这样做会吓坏孩子

  记者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警察上路抓违章,对违反交通法的孩子‘抓现行’,这肯定会吓坏孩子的。”

  市民老王认为,在孩子的一般印象中,警察是惩奸锄恶的,突然间在路上被警察叔叔抓住,肯定要被吓坏了,说不定还会留下心理阴影。

  家长陈女士则表示,对于孩子的这种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不仅伤害了孩子,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记者手记

  小心,别“误伤”了孩子

  “警纠校处”制度的出台,目的在于通过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达到整个社会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的效果。

  但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昨天在小北路和法政路交界,一名小学生冲红灯被交警拦住,在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立时蜂拥而上。在众多的摄像枪、相机镜头面前,小学生吓得话都不敢说,一直低着头。好在有老师过来解围,她用手扶住学生的肩膀,发觉孩子全身都在发抖。“他还是个孩子,肯定吓坏了,你们别问了。”说这话时,这位老师有些气愤。

  如何避免孩子在教育中受到伤害,保护孩子柔软的心灵,这是“警纠校处”实施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刘中元

  通讯员 交宣 周斌

  图:

  执勤民警发现一位小学生违反交通规则,正在对其纠正。  王辉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