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进退无据的“末位淘汰”行不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1:10 浙江在线

  近年来,将“末位淘汰制”写入规章制度作为解除合同、终止合同条件引发的争议逐渐增多。10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最新司法解释《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正式实施。其中对于劳动合同效力的解释明确说,劳动合同的效力优先于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10月22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在司法解释(二)实施之后,“末位淘汰”终于被套上了笼头。近年来,许多单位纷

纷引进了“末位淘汰”管理方式。“末位淘汰制”似乎成了有些单位的“杀手锏”,动不动就搞“末位淘汰”,弄得员工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末位淘汰制”引发员工的反感,并不在要不要淘汰,而恰在于那个并无明确条件而只是不断浮动的“末位”。

  判断一个员工的优劣高下,应有科学客观、公平合理的标准。然而所谓“末位淘汰”,却丢弃了规范的尺度而取代于抽象的“末位”。处于末位不等于不胜任工作。在10个劳动者的竞争中,可能10个人都胜任工作,但总有一个人处于末位——淘汰的尺度本身就如此含混,说白了就是哪怕你再努力,很优秀,但只因为在名次排序上仍处“末位”,你就必须被淘汰。这种情况,已背离了竞争的本来意义,而异化成了抽“生死签”——谁都不该死,但必须有人去死。不管情况如何,都得找一个“末位”出来“淘汰”。

  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本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法律行为,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随便决定。我国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如果劳动者确因“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被“末位淘汰”的员工并不属于这种情况。单位以员工的工作业绩排在末位为理由将其淘汰,这种行为并不合法。司法解释(二)强调,劳动合同的效力优先于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从法律的层面对用人单位自作主张的“末位淘汰”套上了笼头。

  进退无据的“末位淘汰”行不通了。然而用人单位仍然有必要对自己的管理理念进行正本清源的审视。我们打破了“大锅饭”,不是要让人没饭吃;我们走出了一潭死水的僵化,不是要跌进随心所欲的乱来;我们引进竞争机制,不是要抽“生死签”……科学、有效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法治的基础上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而在“人治”思维中衍生出来的既不合法理又不合情理的“末位淘汰”,既耽误人的发展,也耽误事业的发展,其结果往往是双输。


作者: 奚旭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