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努斯北大演讲引发学者反思“中国小额信贷”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4:26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0月24电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10月22日下午,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应邀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演讲。演讲中,尤努斯对中国的小额贷款事业给予了强烈的关注,引起了到场聆听演讲的经济学家们的激烈讨论。 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从1976年借给42个赤贫农妇的微不足道的27美元贷款,到30年后的今天发展成为拥有400多万借款者(96%为妇女)、遍及4662 0个村庄的1277个分行、12546个员工、还款率高达98.89%的庞大的乡村银行网络,他创建了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以帮助其脱贫的整套成熟金融模式。让最贫困的人口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的宗旨让尤努斯成为“穷人的银行家”。他和他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因在小额信贷与反贫困方面的贡献,于2006年10月13日北京时间17:00,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在北大的讲坛上,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起自己从事小额信贷事业的经历。他说“经济学教授动辄就谈几十亿美元的数额,谈国家规划、产业发展。然而,在与校园只有一墙之隔的农村,人们为每天挣几分钱而受到盘剥,无法摆脱贫困。不用谈什么‘几十亿美元’,区区几美元小额贷款就能帮他们摆脱贫困。”他同时用激发穷人潜力的例子抨击着传统银行“嫌贫爱富”的观念。“信贷权是人权,它为穷人创造出其他权利。” “中国有多少穷人?小额信贷在中国做起来很困难吗?穷人的信用因人而异?”尤努斯在演讲的最后对中国的小额贷款事业给予了强烈的关注,这些问题引起了到场聆听演讲的经济学家茅于轼、中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焦瑾璞的激烈讨论。当焦瑾璞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共解决了6700万家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农户的33%时,立刻引起杜晓山的反驳:“这个数字水分很大,我国正规金融体系下的小额贷款领域理念与尤努斯的理念不同,这些贷款的用途也值得商榷。”这位身材瘦高、显得有些单薄的老人说,自己从1993年开始在中国农村从事小额信贷事业,到现在仍然觉得离理想差太远了,中国此项发展远不如孟加拉,“我们该为此脸红”。和杜晓山同样从10多年前就开始用自己和亲戚的钱在国内从事农村小额信贷的茅于轼也忧虑地说,中国小额信贷开展得并不太成功,现在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性还没有被完全确认,只能贷不能存等于“一条腿走路”,谁来监管也是个问题。(文婧 吴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