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高调打压“台独”小动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6:22 世界新闻报

  本报特约记者 周鑫宇

  10月20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北京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台湾问题是会谈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赖斯重申,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将继续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三天前,美国一位高官对媒体表示,包含“台独”意义的“修宪”就是对和平的威胁。

  “台独”成陈水扁救命稻草

  10月17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白宫官员接受台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强烈期待陈水扁信守“宪改”不触及“领土”及主权的承诺,否则美国将视为对和平现状的威胁。

  这是近一个月来美国对陈水扁至少第五次公开发出的严厉警告。美国不断施压,但陈近日仍继续以一系列动作彰显“台独”决心。相关人士担心:陈水扁打两岸牌不止是转移视线、度过危机,他要在危局之下为自己和民进党的政治命运投下长远赌注。

  陈水扁最近在与独派人士的“恳谈”中,频频谈起对台湾“本土政权”危机的忧虑,担心“如果2008年本土政权不保,台湾很快就会被中国大陆拿去,要再政党轮替就难了。要趁现在多做一些事情。”

  有媒体指出,陈水扁目前大权在握,尚可以压住弊案调查,一旦下台,难保蓝营不重查旧案。因此,陈水扁急于显示坚定的“台独”立场,团结绿营支持者,期待绿营在2008年后继续掌控政权。有分析认为,在“台独”上突破已经成为民进党和陈水扁个人保身立命的救命稻草。

  在这样的大战略下,陈水扁数月来小动作不断。8月初在会见美国“台独”组织时,他提出让美国接受“一中一台”事在人为;9月初利用桃园机场正名陈再推“去中国化”;9月中旬策动台湾加入联合国。9月24日他在民进党“宪制改革研讨会“上称,宪改时应“认真考虑领土问题、厘清台湾领土范围”。9月28日他更是明目张胆地宣布:“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台湾与中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台湾的国土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

  对此,美方十分震怒,立即要求陈水扁遵守“四不”承诺,不要再触碰两岸红线。美国通过诸多渠道传递信息、施加压力,要求陈水扁遵守“四不”承诺。

  重压之下,陈水扁只好再“承诺”一次,表示暂停领土修宪议题。但在“承诺”的挡板下,小动作并没有停:建议停办“双十节”,因为“中华民国国庆与台湾无关”;发动带“中”字头的企业正名和废民国纪元运动;在各行各业排挤蓝营势力,培植本土势力;提出要冻结原有宪法,制定“第二共和宪法”……

  陈水扁将继续推进“台独”路线,这似乎已无疑问。问题是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继续忍受陈的敷衍、蒙蔽和欺骗,要让陈的“台独”活动刹车,美国手里有几张牌好打。

  美高官表态 “台独”是对和平的威胁

  17日接受采访时,美官员毫不隐讳地承认美台间存在“政策歧见”。陈水扁玩弄把戏,变化无常的政治伎俩,让美国不胜其烦。

  实际上,美国政府最近的一些行动已表现出对陈的不信任。9月,美国发言人曾评价陈水扁的话是“律师的语言”,称美国在观察陈水扁的“可信赖程度”。倒扁风潮中,美国跟倒扁总部保持了定期联络;“宪改”风波时,美国除了从“外交”渠道直接训话陈水扁,还史无前例地绕过陈直接与民进党国会议员联系;新近公布的美国会关于台湾问题的报告称,自2000年民进党执政后,台北驻美代表处的功能大大降低,美政府“对先后两位驻美代表并不信任”。

  有分析表示,陈水扁表现反反复复,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台独”。美国对这样的危险动向显然已经察觉,因此加强了反应的速度和力度。随着近年来美国和两岸关系的变化,美国的对台战略正不断清晰起来。17日,美国官员在接受采访时也再次明确表态,包含“台独”意义的“修宪”,就是对和平的威胁。

  专家解读 “台独”势力将面对美国更大阻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陈水扁无论从其本身理念来讲,还是从走出目前困境的需要来讲,或是从未来的个人政治命运和安全角度来讲,都会把“台独”时间表推向前进。

  目前,“台独”主要面临三方面阻力,一是岛内蓝营的牵制,二是美国的阻力,三是大陆的威慑。就陈水扁看来,现阶段主要障碍还是美国的阻力。

  美国是台湾实际的军事保护者,对台当局的存在和合法性至关重要。陈水扁为了“台独”不惜触怒美国,布什政府必然会有所反应。

  金灿荣认为,如果朝鲜半岛核危机让中美互动良好,互信增强,美对“台独”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美国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希尔近日表示,美国和中国关系紧密互动史无前例。“朝鲜核危机正让美中走得更近。”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