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着迷长征70年(2)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6:35 世界新闻报 |
研究者对长征进行“百科式”研读 “长征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1971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出版了第一本关于长征的英文学术专著:《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威尔逊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他从历史 性、传奇性和象征性这三个方面对长征进行“百科式”的研读。在这部系统研究长征的著作中,他从人类精神典范的角度评价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位重要的研究者是美国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索尔兹伯里是美国记者,他认为,要了解中国革命,必须要了解长征。1987年,在经过一年多实地考察并采访了当时健在的部分长征亲历者后,索尔兹伯里写出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 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并不局限于猎奇,他详细考察了长征的细节,小到参加长征的人数,大到长征的起因,他都做了一番考证。 在谈到红军攻下遵义城分配领导人房间时,索尔兹伯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当时,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搬进了号称“中央队”的房子,而博古和李德却在另外一个建筑里安顿下来。索尔兹伯里说,“住房安排很说明问题。博古和李德搬出去了,被孤立在外。”这已经预示了遵义会议的结果。 索尔兹伯里这样评价长征:“长征是一部史诗,不仅因为淳朴的战士及其指挥员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它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锻造了在毛泽东领导下,打垮蒋介石、夺取全中国胜利的整整一代的人和他们兄弟般的革命情谊。” 西方普通民众体验长征精神 “长征是一首壮丽的史诗,英勇、牺牲和忍耐贯穿它的主旋律。” 西方的普通民众虽然不太清楚长征的细节与真相,但他们对长征却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理。在他们眼里,长征是勇气、浪漫、铁血的混合物。 2005年,两名英国年轻人李爱德和马普安合写的《两个人的长征》,则将探险与寻古、猎奇与访史结合在一起,他们的看法或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普通人对于长征的态度。 2002年10月,李爱德和马普安花了一年多时间,沿着红军当年的长征路线,重走了长征路。 在“猎奇”方面,这两个年轻人声称找到了毛泽东的女儿。在书中,有独立的一章来描述这件事。他们认为,自己发现了别人多年来没有发现的历史。他们兴致勃勃地采访了那位据说是毛主席女儿的老人。在后来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他们还表示,长征途中,他们印象最深的是遇见了可能是毛泽东女儿的老人。这两位年轻人很严肃地说,如果毛泽东的某位亲属愿意提供DNA样本加以检测,真相就会大白。 在访史方面,《两个人的长征》也披露了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在红军的前面还有许多当地的农民向导开路。一位号称当年目睹了红军勇士夺桥全部过程的村民告诉他们说,这些百姓冲到对岸全都被国民党军队杀害了。 在重新体验了长征的坎坷征程后,李爱德和马普安合说:“长征是一首壮丽的史诗,英勇、牺牲和忍耐贯穿它的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