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被恶搞的不是诗歌,而是诗歌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03:22 东方早报

  诗刊编辑、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著名诗人赵丽华,其诗歌在网上遭到批判和恶搞,她本人甚至被称作“诗坛芙蓉”。笔者关注此事是“十一”后,事件已近尾声。我虽未置身其中,但得以窥见整个过程的概况,并因此可保持相对客观的心境。首先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赵丽华与诗歌、诗人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一些网友对赵丽华诗歌的不满,在于他们觉得这些诗歌不足以使她得到那么多尊重和名利。

  为什么如此水准的诗歌与诗人占据了有限的空间?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圈子化及功利化。即使在真正的诗歌圈里,人们关注的也不是诗而是人,特别是人背后的某些社会性符号。因而一些所谓成名诗人、官方诗人的口水诗作大行其道,他们形成了小圈子名利场。另外诗坛有太多的诗歌活动家也是创作上的一大危害。不过也不能因此否认民间有好诗与真正优秀的诗人,这次事件就是个表现,它使我更坚信“好诗在民间”。民间对诗歌仍有期待,也有自己的标准,同时在网上也不乏具有深厚诗歌素养及写作才能的人。为什么真正有个性的诗歌与诗人得不到认可,而流行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段时间这问题很困惑我。现在想来,任何有深度的作品都曲高和寡。大众一方面需要真正的诗歌,但是他们又只能领悟他们能够感受到的东西。写诗是寂寞的事,真正的诗人注定孤独。问题是作为一个具有悠久诗歌传统的古老国度,人们应该有更多展现诗歌才华的平台和繁荣诗歌创作、有利于诗人成长的机制,而不是盲目地相互要求、埋怨。

  这个事件中表现最为荒谬的还是一些所谓的诗人,他们以诗歌的名义来保卫他们作为诗人的名分。这种对于眼球经济的顺从以至表现出某位“诗人”以赤裸的方式来力挺诗歌。最近我在对很多事物深入探索之后都会有这种“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感慨。人的缺席,特别是具有独立价值追求的人的缺席,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着一种肉身的苍白与腐化的气味,没有独立人格或这种精神追求的个体都是空洞,肉身难道能够成为我们内在虚无的遮羞布吗?!

  不过我还是期待我们诗歌界的一些潜规则能够因此得到一些松动。

曾子炳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 962288 或 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