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市场”破解大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03:49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一年提供3000个助学岗位,安排勤工助学学生6000人次,合肥工业大学勤工助学中心以新理念和模式开拓发展,既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也为在校大学生架起了一座通向社会的桥梁——

  9月24日,合肥工业大学饮食服务中心内外热闹异常:室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室外,数条“长龙”,翘首等待。在这里,2006年度勤工助学“十一招聘会”正在举行。招

聘会吸引了百十家用人单位,当天签订了1500个用工协议,总签约率达到70%%。

  招聘会是由被同学们誉为“小市场”的校勤工助学中心主办的。提起助学中心,合工大的同学尤其是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无不将之视为解困之所、锻炼之路、成长之径。

  奋勇开拓,助学六千

  合肥工业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成立于2002年6月1日。中心成立以来,在巩固老岗位的基础上,本着“与时代共进,与知识共舞”的新思路,在校内外广泛开辟新的助学岗位。

  “家教是中心的拳头产品。对于这个老品牌,只要客户稍有不同意见,我们都会立即在同学与家长之间沟通,保证家长、学生、老师三方都能满意。这样,中心的家教市场一天天巩固壮大起来。”家教部的李藏杰同学说。

  中心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要,专门设立了拓展部,深入挖掘校内外各种助学岗位。除了图书管理员、保洁员、营业员等传统岗位外,中心还不断创新模式,为同学创立新岗位。校学工部助学工作办公室主任张胜贵老师介绍说:“我们通过与邮政部门合作,在新校区设立了全国首家‘大学生邮局’,同时根据社会生活需要,还开辟了超市、洗衣房、家装设计、IP话吧之类的助学基地。”

  每年“五一”、暑期、“十一”召开的三次大规模助学招聘会,可以说是中心开辟助学岗位的集中展示。中心成立以来,已举办了12届招聘会。每次招聘会都有百十家用人单位参加,签订用工协议800多份,提供助学岗位3000多人次。

  中心总经理顾峰同学说:“合工大助学中心和其他高校相比,以提供岗位的种类多、覆盖面大而闻名全国。现在每年开辟助学岗位3000多个,安排勤工助学6000多人次,占家庭困难学生总数的60-70%%。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每个月收入都在200-300元,基本上解决了‘肚子’问题。”

  据统计,全国高校现有贫困生近42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6%%。照此推算,我省在校贫困生有近20万人。合工大助学中心的助学创新之举,无疑为各地高校解决贫困生问题提供了良好思路。

  磨炼意志,自强不息

  合工大“大学生邮局”第一任局长曹群海说:“我感谢这份工作,它让我养活了自己,同时也锻炼了自己,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

  “比解决贫困大学生衣食问题更难、更重要的,就是化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思想压力。”张胜贵老师如是说。一项调查显示,有很多贫困生会因贫困而感到羞愧,他们不愿主动求助、主动与人交往,缺少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鉴于此,合工大勤工助学中心在成立之初,就提出“磨炼意志,自强不息”的工作理念,把“助学”与“育人”作为两大目标,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为了达到两个目标,中心通过岗前培训,通过举办岗后报告会、交流会的形式,让同学门互谈感受、互相启发。中心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创办了《勤工助学报》,刊发同学们的“打工心得”。该校2002级管理学院的朱玳同学在《勤工助学报》上发表文章说:“勤工助学让我明白了快乐的真正含义,并亲身体验到了工作的来之不易,父母的含辛茹苦。”

  回首过去,张胜贵主任自豪地说:“凡是在中心历练过的,在毕业分配时没有找不到工作的,没有找不到好工作的。”曾任中心副总经理、现在成都一家银行工作的该校2005届学生朱国荣说,我很感谢在中心的那段经历,是它让我拥有乐观的心态,是它让我永远自强不息。

  破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合肥工业大学勤工助学中心通过“助学育人”的工作理念,使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把贫困化成了“财富”,把“苦难”化为了人生阅历。

  市场运作,重在服务

  提起合肥工业大学勤工助学中心,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之为自己的“小市场”。原因就在于中心是按照市场化模式建立运作起来的。

  助学中心隶属于合工大党委学工部。中心的工作人员全由在校生兼职,且通过竞聘产生。中心按照市场运作模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办公室、拓展部、宣传部、家教部4个部门,中心下属的各类助学基地则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中心内部各部门实行主管负责制。整个中心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张胜贵老师说:“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就是要培养同学们的市场观念,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增强他们服务中心、服务同学的意识。”

  通过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同学们大大增强了市场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为了在市场大潮中赢得‘商机’,我们首先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制定了诸如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考核考绩制等等一系列奖优罚劣、提高效率的管理制度。”中心办公室的易守连同学介绍说。

  谈起在中心这个“小市场”的工作感受,中心宣传部、2004级管理学院的田绪东同学深有感触,他说:“中心的这种市场化氛围,大大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大家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公司’的一员,互相协作,谋求效益的最大化。”一些同学也纷纷反映:“中心的‘市场化’理念促使他们既讲效益,又重服务,同学们都比较满意。”

  如何解决贫困生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及学生本人共同形成合力来加以化解。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平台,让他们在其中锻炼成长,显然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教育延伸。对此,合工大学工部和全国许多高校一样,也面临着不少难题。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思索着、探索着。

  中心之路如何走下去?在校党委学工部的领导下,中心定下了发展蓝图:努力在校内外巩固和开辟新的助学基地,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开设如网页设计、机械与建筑图表绘制、制冷技术等含金量高的助学基地;与省内外高校共同打造“勤工助学联合体”,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