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坚持以法治为导向开创法治无锡建设新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08:31 法制日报

  加强法治无锡建设是江苏省无锡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富民强市和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建设和谐宜人新无锡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无锡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以法治为导向,以建设法治无锡为目标,从“树理念、建制度、抓建设、重实效”入手,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无锡“三个文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无锡成功入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和十大活力城市,率先实现了全

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法治建设。无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颁发的《法治江苏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法治,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2004年12月,市委颁发了《法治无锡建设实施意见》,确定了法治无锡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特别是今年以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划归市委政法委后,又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重点,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依法治市工作格局,使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他们一是理顺工作体制。在市委政法委设立依法治市工作处,全市各市(县)区也相继建立工作机构,都制定了推进法治建设的具体工作意见。注重强化协调指导,建立了依法行政、促进公正司法、依法经营管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无锡舆论宣传、法治建设综合督查7个法治无锡建设协调指导小组,并开辟法治无锡网站,建立法治无锡建设新闻发布制度。

  二是融入发展全局。年初,市委常委会把法治无锡建设列为今年要着力抓好的十一项重点工作之一。无锡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把法治作为促进“十一五”期间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法宝,把“法治导向”作为“十一五”发展必须坚持的四个导向之一,使法治无锡建设全面融入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三是科学作出规划。坚持以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制定下发了《关于建设法治无锡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设法治无锡促进公正司法工作的意见》。同时,在全市着力开展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和“法治无锡合格镇(街道)”活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打牢法治无锡建设的基础。

  二、坚持立法为民,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近年来,我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紧紧围绕经济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使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一是紧密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地方立法的自身特色。近10年来,全市共立地方性法规31件,政府规章70件,规范性文件5422件;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性措施8万余件(项),修改废止5120件。二是严格立法程序,确保地方立法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推行“开门立法”,采取立法听证会、立法座谈会、向社会公告立法草案等形式,进一步拓宽民众参与地方立法工作的渠道。《无锡市建筑市场廉政准入规定》、《无锡市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无锡市水污染法(修正案)》等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都是通过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和采纳各方意见基础上研究出台的。三是完善立法机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探索创新立法起草机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参与法规、规章的起草,增强法规的专业性、科学性。

  三、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江苏省委《法治江苏建设纲要》精神,努力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效精干、公开透明的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先后有105名律师受聘担任各级政府或政府部门法律顾问,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一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依法界定和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市级政府的职能部门由70个精简到39个。大力推进“阳光工程”,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去年市政府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02项,今年又对全市64个市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实现了全市近90%的行政审批事项和50%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进入行政审批中心的目标。

  二是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理顺行政执法关系。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的工作机制,整合执法力量,理顺执法关系,规范执法行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综合执法新构架,较好地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逐步形成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三是积极推进“诚信无锡”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度。通过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开辟“诚信无锡”网站,建立和完善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积极推动“诚信无锡”建设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不断强化政府、企业及个人信用的自主建设。

  四、严格规范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法治无锡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深入推进司法改革。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侦查一体化和案件督导机制,实施同步录音录像,积极尝试“零距离”接触和“圆桌教育”人性化审理新模式。二是深入开展规范执法专项整改活动。突出执法窗口部门和热点岗位,采取开门纳谏、走访群众和民主测评等方式,认真解决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坚持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认真落实审务、检务、警务公开,完善公开制度,创新公开形式,大力推广执法告知制度,进一步落实各项便民措施,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全市政法机关从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聘请公正执法特约监督员2200多人。三是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建警的原则,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完善政法干警自律机制和惩戒、防范机制,树立公正、廉洁、高效的司法形象。深入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体)能比武”活动,切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四是强势推进平安无锡建设。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目标,广泛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健全和完善“大防控”、“大调解”、“大服务”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平安景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平安建设系列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增强了社会公众安全感,提高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去年,无锡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社会治安安全市”,并连续3年被省综治委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市。

  五、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律素质。

  坚持把普法教育作为依法治市的基础性工程,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环境。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市围绕整治市场经济秩序、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1300多场专题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多万份,有力地维护了稳定大局。二是突出重点,深入学法。注重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先后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对提请任命人员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核办法》。5年来,全市举办各类领导干部法制培训班85期,法制讲座120多场,组织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1100多次。同时,全市共举办公务员学法培训班500多期,有2万多名公务员参加了WTO、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知识的考试,参考率达98%,合格率达100%。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全市共编发6套130余万册青少年法制教育教材,组织530多期青少年法制夏令营。重视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全市私营业主接受相关法制教育50多万人次,外来人员学法受教育面达到80%以上。三是创新形式,增强实效。在市级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开设法制栏目30个,开辟了《无锡普法网》等8个普法网,形成了浓厚的法治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市法制艺术团推出一大批法制剧目,演出1252多场次,观看群众达到118万多人次。积极推进法律进社区、进农村。目前,全市建市民法制学校1234所,法制教育点256个,近400多万人接受了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普法率达到95%以上。江阴市、锡山区司法局被中宣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制宣传先进集体”称号。

  六、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一是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村(居)民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1380个村(社区)中,有634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国家和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积极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依法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健全权利救济和维护机制。加大对养老、失业、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的推行力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机制。同时,积极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锡山区推出为困难家庭聘请家庭律师的新举措,在全国首创。近年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870余件,受援人数达4250人,民事赔偿和帮助农民追讨工资达8100万元。2004年无锡市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三是实施“新市民安居乐业工程”。全市累计投资15亿多元,建成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5500多个,面积达375万平方米,安置外来人员居住70.6万余人。建立外来人员民本化管理服务“新市民亲情理事会”等组织500个,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提供亲情化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同时,在城镇街道普遍建立房屋租赁服务社,既加强了外来人口的管理,又提供各类社会服务。2004年无锡市被央视评为“全国农民工生活、工作、维权满意城市”。

  实践证明,法治是无锡过去取得又快又好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无锡今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法宝。在奋力推进“十一五”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无锡市将进一步坚持法治导向,更加卓有成效地推进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成法治城市,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的宏伟目标,构建和谐宜人新无锡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