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坦沙告别“无名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1:15 信息时报

  

大坦沙告别“无名岛”
原先被居民认为“意头”不好的“沙头街”现在取了宜景、晓景等好听的名字。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时报讯 (记者 黎詠芝 实习生 卢思密 通讯员 王峥 彭淑芳) 谐音“杀头”的“沙头街”更名为“宜景街”,市一中门前的宽敞大道定名为“育贤路”。近日,5300多个全新门牌挂上了广州西部大坦沙岛的家家户户,正式结束了这个小岛的“无名岁月”。

  据了解,长期以来,大坦沙岛一直没有规划好的路名、街名和巷名,导致外来者无

路可寻,居民邮件难以投递,甚至房产证也无法办理。2004年起,有关部门开始大规模的地名命名工作,并于去年5月得到市政府的同意批复。至今,大坦沙的18条路、26条街和154条巷全部定名,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加井井有条。

  万户居民苦度“无名岁月”

  大坦沙是广州市最大的小岛,面积达4.4平方公里,原属白云区管辖,2002年转为荔湾区桥中街办事处辖区。岛上常住人口为6700多人,外来人口近4万人,共有12600多户人家。

  城市居民可能难以想象,没有路名、街名甚至门牌号码的日子,到底会出现什么不便。“如果发生火灾,连路名、门牌都讲不清,等消防员到了,很可能什么都烧光了。”回忆起岛上的“无名日子”,桥中街办事处副主任林日升十分感慨。其实,除了消防安全问题,还有更多日常琐事让这里的居民感到心烦:外来者寻亲访友,邮局书信投递,居民房产证办理等这些都需要明确的门牌地址。

  偌大的大坦沙岛,为什么一直没有进行规范的地名管理呢?林日升告诉记者,大坦沙地处偏远,历史上又属于农村区域,因此一直未纳入城市地名管理,岛上的地名也没有在市地名办立案使用。其实在1997年,全国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门牌整顿和列编,大坦沙也参与其中。但由于工作量大,时间仓促,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大坦沙的地名依旧是“一团乱麻”。

  近年将不再进行路名增减

  2004年8月,在桥中街和市区地名办的组织下,大坦沙终于开始了大规模的“命名计划”。经过48位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去年5月24日,广州市政府正式下发了批复文件,批准了“桥中北路”等195条路、街、巷名称的命名。据介绍,批复文件对每一条路、街、巷都作出明确的登记认定。例如,最长的双桥南路和双桥北路,各长2200米;最短的巷是河沙西六巷,仅46米长。“目前的定名可以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近年内应该不会再进行增减。”林日升表示。

  ■命名故事

  将桥中路“一分为三”

  地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家门前的路巷该叫什么名字,大坦沙的居民也有发言权。记者采访得知,现在的桥中北路、桥中中路、桥中南路原本合称“桥中路”,总长近4公里,住着五六百户人家。在命名过程中,不少居民都反映,桥中路从南到北距离太长,门牌编排也比较混乱,不方便邮差送信。后来命名小组听取了居民的建议,把桥中路一分为三,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桥中北路、桥中中路和桥中南路。

  区委书记命名育贤路

  广州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就在大坦沙,校门前的新修大道名为“育贤路”。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由荔湾区委书记刘平所取。当时适逢大坦沙道路改名,市、区教育局都很关心市一中所在道路的命名。刘平提出用“育贤”二字,既表达了对一中师生的愿望,名字本身也带有浓浓书卷气,因此得到学生和周边居民的一致赞同。

  “海角红楼”引出两路名

  红楼路北起坦尾路、南止红楼街,长为600米、宽为6米,其原名无人知晓。由于昔日的羊城八景之一“海角红楼”就位于该路一侧,综合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品位考虑,命名时便借势把这条路起名为“红楼路”了。今年新增的“海角路”,和“红楼路”互相呼应,用意也如出一辙。

  宜景街代替“杀头街”

  位于大坦沙岛顶端的宜景街、晓景街和裕景街,周围风光优美。不过这三条街的旧名却“名不符实”。过去,这三条街称作沙头一街、二街、三街,用普通话念起来就是“杀头”。居民觉得这些名字既不吉利也不雅观,趁着重新命名机会,便要求将它们换成宜景街等有品位的名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