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非合作论坛鉴定公车腐败之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16:35 国际在线

  作者:舒圣祥(个人文集)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已于11月5日在北京闭幕。这次规模空前的峰会达成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和共识。不被人注意的是,它同时还对国内公车腐败之甚进行了一次准确的鉴定——据11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北京峰会期间,为了确保交通顺畅,中央驻京单位按照50%、北京市属机关单位按80%的标准封存了所属公车,49万余辆公车齐刷刷入库封存。一

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北京49万余辆公车入库封存,却并未见到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效率受到严重影响的报道。

  封存了49万辆公车,却并不影响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中非合作论坛给了公众一个非常直观的直面公车腐败的机会:原来这么多公车都不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而只是因为“尊贵的屁股”需要。这很容易让人想起那个被广泛引用的数字:据保守统计,我国公车目前已达35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亿元,远远超过我国军费开支,超过我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屁股的享受”竟然比国防都重要,竟然超过了政府用于搬掉百姓头上两座大山的投入总和!

  应该说,公车改革的话题早已不新鲜了,各地的改革方案,无一例外都是“赎买”式的:纳税人必须花钱向官员购买不坐公车的权利。然而,纳税人为此买单其实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官员坐公车是为了工作的需要。否则,纳税人就没有“赎买”的义务。此前,公众苦于无从区分“工作的需要”与“屁股的享受”,虽然明知仅仅为了工作完全不需要那么多公车,但也只能听从改革者的安排,被动接受向所有原来乘坐公车的屁股付费的不公平改革方案。

  现在,封存49万辆公车却不影响办公效率的事实,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鉴定结果:大部分的公车都不属于“工作的需要”,而只是“屁股的享受”。也就是说,大部分乘坐公车的屁股,本身就是一种职务腐败行为,他们是没有理由要求纳税人付费的。这意味着,当下“全部付费”的公车改革方案,实际是对腐败行为的一种合法化,是强迫纳税人“赎买”官员腐败。我想,这正是公车改革失却公信力,为公众所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车改革本质上是为了遏制公车腐败,却同时又在对腐败行为的妥协基础上实施改革,这显然是一个悖论。对公车腐败行为的妥协,其实是一种“合法化确认”——原先的腐败行为从此成为官员的合法收入。腐败不但没有得到严惩,反而可以获得奖励,这样的公车改革又如何能真正遏制公车腐败呢?恰恰相反,在理论上,它将更有可能怂恿公车腐败换个方式继续变本加厉地进行。而那些已经实行公车改革地区的改革后现状,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

  封存49万辆公车却不影响办公效率,这是对公车腐败之甚的鲜活写照。它告诉我们,遏制公车腐败,最需要的其实不是改革技巧,而是反腐决心。公车改革只能建立在对腐败行为的先行驱除基础上,而不能一边接纳并奖励腐败,一边还可笑地奢望能够遏制腐败。

  

  审稿:蒋丽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