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4:50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分子

  8月23日,在美国爱达荷州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马铃薯大会上,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屈冬玉获得了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该奖自设立以来,共有16人获奖,屈冬玉是第一个获奖的中国人,也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消息传到宁夏,许多宁夏人都说,得这个大奖,他当之无愧!

  

“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
左三:屈冬玉,右二:金黎平,右一:谢开云(资料照片)

  “中央领导人牵红线”

  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至今尚有部分群众没有脱贫。那里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曾牵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在哪里?宁夏各级党委、政府做出了不懈的探索。

  马铃薯在当地有很长的种植历史了,但一直规模不大,没有形成产业,更没有形成经济优势。许多农民只是把它当做度过灾年的口粮。几年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大力实施马铃薯开发战略,迅速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而要发展马铃薯事业,又有许多制约因素。宁夏的马铃薯产业,渴望智力支持。

  2003年国庆节,曾庆红副主席等领导同志看望了不同时期回国的优秀留学生代表:钱学森、金怡濂、屈冬玉。在屈冬玉家中,曾到宁夏视察过的曾庆红副主席介绍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生产及渴求科技支持的状况,希望屈冬玉所在的中国农科院给予支持。

  带着中央领导同志的重托,屈冬玉不久就带领金黎平、谢开云两位博士到宁夏考察,并代表中国农科院与宁夏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宁夏南部山区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产业化开发,从此驶入快车道。

  第二年“两会”期间,曾庆红副主席见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又关切地问起此事。陈建国高兴地说,他们不仅来了,而且一头扎了下去,干得很出色!

  “分不清谁是农民、谁是博士”

  长期配合他们工作的宁夏农技推广站马铃薯专家温敏研究员说:“他们的脸晒得比马铃薯还黑。在和农民一起劳动时,很难分清谁是农民、谁是博士。”

  固原农科所所长郭志乾与他们接触较多,对他们的称颂也较多:“他们生活简朴、作风深入,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与他们一起劳动的农民更是钦佩有加:“他们不像是北京来的人,更不像博士!”

  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记者见到三位博士时,深感所言不虚:他们的面孔确实要比普通人黑得多。其中,金黎平尤其黑出了“水平”:日晒雨淋的印记特别明显,一看就知道那是风里来雨里走的“成果”。她笑着对记者说:“你现在看我脸上很黑吗?其实,我这几天还算白了很多呢,因为我最近没有出去。”

  温敏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在固原山区时常常带着干粮下田,中午在田边简单吃一点,铺个蛇皮袋席地休息一会就接着干,这一干就干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到住处。回到住地,他们顾不上休息,更没有时间看电视,而是连夜整理资料。

  就这样,他们一颗一颗地采收、分装,一份一份地登记、评估,一个一个地整理、归类,培育出1万多个基因型,采集3000多份技术资料,筛选出适合当地栽种的优良品种。

  作为学科带头人,屈冬玉更是处处起带头作用。这位15岁上大学、22岁拿到硕士学位、33岁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专家,当年谢绝导师的挽留和高薪聘请,毅然回到祖国,继续研究他的马铃薯课题。就是这位喝过洋墨水的专家,下到农田就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农民:农民的土屋住过,路边的小餐馆进过,过路的拖拉机搭过。金黎平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在基地收马铃薯,当时天色已晚,农民都回去了。看见还有一袋马铃薯留在田里,屈冬玉二话不说,扛起几十斤重的马铃薯就走,一口气背了几百米。

  如今,已经担任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屈冬玉,依然保持原来的本色。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与农民、与农村有着血肉的联系。因此,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四海为家家为店

  马铃薯生产的季节性很强,科研更不能错过时间。而他们的试验田又分布在全国各地,于是,风雨兼程便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金黎平和谢开云向记者谈了他们2004年的一次出差经历:那次,他们从北京出发先到甘肃,在田里干了半天就赶往宁夏固原。四五个小时后赶到固原,匆匆吃了一点饭就下田。干到半夜才收工。第二天凌晨6点,他们又驱车奔赴陕西省榆林,直到晚上7点钟才赶到。紧接着,他们又去山西省五寨、大同,内蒙古集宁、呼和浩特,河北省张北,然后才回到北京。屈指一算,7天跑了6个省市自治区。

  “不找领导,不愿给人添麻烦,更不愿参加宴请、应酬、娱乐活动。”这是宁夏农牧厅副厅长郭秉晨等人对他们的一致评价。他们每次到银川,只要时间够用,就驱车数小时直奔固原,尽量不在银川停留。有一次,农牧厅本来安排他们取道银川回京。但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决定不去银川了,硬是让人退掉了订好的房间和晚餐。

  为了安排行程,双方没少发生“争执”。每次“争执”,都以他们的“胜利”而告终;每次“争执”,都让宁夏人为他们的敬业精神而感动。

  有一次,在固原市农科所挂职担任副所长的谢开云乘火车到银川。一坐上接他的汽车,他就奔固原而去。在车里,他就迫不及待地布置工作。在车里,他摊开了随身携带的所有资料。他要充分利用这几个小时的行程,一点时间都不肯浪费。车还没到固原,他已换好了下地劳动的鞋。汽车到了固原,没有进城,直接进了试验田。

  “农业科研一定要到基层。不下农田,怎么搞马铃薯研究?”屈冬玉常常这样说。他告诉记者,他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面跑,每年都要跑20多个省。而金黎平、谢开云每年则有一半的时间在基层。

  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况,在他们身上多次发生。有时,从外地回京,他们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家都顾不上回,就穿着脏衣服到单位上班了。有时,他们没出机场,就转机去了外地。

  固原试验基地附近,有许多诱人的景点。景点虽然近在咫尺,但他们也无暇去看。

  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屈冬玉在三峡挂职,但他仍然挂念宁夏的马铃薯事业,几次利用假日前去察看。金黎平告诉记者,那次,屈院长打电话说他星期五回京。结果,他回京当晚就去了宁夏。星期天他返回北京,只回家看了一眼,就在下午赶赴三峡了。

  金黎平的爱人在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工作。夫妻二人,一个经常在国外忙碌,一个常年在国内奔波,家里常常唱起空城计,一个星期不开灶是常有的事。金黎平16岁的女儿很懂事。上初中时,她自己选择了住校。每到工作最繁忙的时候,金黎平不得不请远在浙江老家的婆婆前来帮忙照顾家。

  他们以四海为家,竟把自己的家变成了客栈。有时,家倒显得有点陌生了。

  功在人心留口碑

  “马铃薯博士”在宁夏所做的一切,都是不计报酬的。他们以自己的无私奉献赢得了人民的尊重。20多年来,屈冬玉他们主持或参加了20多项国家、部委和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10余项科研成果,共育成并推广12个中薯系列新品种,累计推广已有1000多万亩,每亩平均增产15%以上,创经济效益30亿元。

  说起他们对宁夏的帮助,许多宁夏人都如数家珍:他们协助当地编写了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和宁夏种薯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控制规程;他们请来专家分析宁夏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们帮助当地提高了马铃薯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实现种薯质量标准化,生产区域化、销售一体化;他们引进了100多个马铃薯品种,选择出多个适合当地栽植、增产增收的优良品种;他们指导宁夏建成西吉、原州、泾源、永宁四个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他们在宁夏举办5次培训班,培养数百名技术人员,还免费请宁夏的科技人员到北京进修……

  固原农科所所长郭志乾告诉记者,他们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给了当地科技人员,把基层科技人员当成自己人,精心培养,严格要求。屈冬玉说,你们才是永远不走的科研队伍!

  宁夏西吉县早就想申报“中国马铃薯之乡”,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在固原市农科所挂职的谢开云两头穿梭联络,不但帮助他们整理申报材料,而且陪同北京的专家前往考察、座谈,终于使他们如愿以偿。西吉县也一跃成为全国马铃薯第一大县。由于谢开云的加盟,固原市农科所研究课题迅速增多,课题经费大幅度增加。

  如今,宁夏的马铃薯由2004年的107万亩发展到300万亩,每市斤的价格也由几分钱涨到几毛钱,昔日供人充饥的土豆变成了在市场上俏销的“金豆”,土豆被套袋、装箱,甚至卖出了苹果价。马铃薯一跃成为宁夏固原地区脱贫致富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就连肯德基、麦当劳也到宁夏建设专用马铃薯基地。固原地区马铃薯的外销,由几年前的不足3万吨,增加到30万吨。80%的马铃薯都成为商品,留作自食的只有10%。鲜薯外销、淀粉加工、种薯开发,撑鼓了农民的钱袋子。在“马铃薯之乡”西吉县,农民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来源于马铃薯。

  当欣喜的农民因从事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而大把数着钞票、盖起新房时,他们更加感谢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感念“马铃薯博士”的辛劳。

  “马铃薯博士”的贡献,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的充分肯定。他称赞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为宁夏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屈冬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规划是宁夏的领导做的,事业是当地的干部群众干的。我们只是起了一点催化剂的作用!”

  好一个“催化剂作用”!采访结束时,记者深切感叹:我国的农业是多么需要这样的“催化剂”,西部地区是多么需要这样的智力扶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