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们让沧桑红土变良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1:30 红网-三湘都市报

  ■记者 刘璋景

  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218万多亩红色土壤,由于土质酸性过强、容易板结、非常贫瘠,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为了改造它们,在湖南省祁阳市一偏僻小山村的红壤研究站里,有一群45年来坚续“耕耘”的科学家。他们在改良低产田,增施钾锌肥,选用早稻迟熟优良品种,采用少耕免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红黄壤丘陵区土壤培肥、生态环境综合整

治与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工作就要持之以恒

  深秋的一天下午,当记者再次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的时候,今年50多岁的副站长秦道珠正在一片已收割的水稻田里进行土壤的观测,他手里拿着记录本,仔细的记录着土壤的微妙变化。秦道珠指着笔记本中密密麻麻的数字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要的就是持之以恒。“贵在坚持,要坚持30年,每天要不间断地进行记录,无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都要按时观察记录。”

  让人起敬的是,秦道珠已经在这个实验站工作了27年,几乎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自己也由进站时的小伙子变成了满脸皱纹的老人,“这棵白杨树是我来到这里的那年种下的,现在已经要两个人合抱了,每次看着它就想起我刚来时的那些事情。”由于常年在水稻田里观察,秦道珠还落下一身的病,每到刮风下雨,双脚痛得厉害。有一次,秦道珠病了,可躺在医院的他还是放心不下田里土壤的变化,最后没有等病好,便从医院里跑了回来。“虽然这里的条件比较差,但是看着实验室里得出的一串串让人为之瞩目的结果,我就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劲来。”

  红壤站硕果丰厚

  “像秦道珠一样,站里所有的人都在各自研究的领域里常年的工作着。是科学的精神,让他们爱上了这里。”负责旱地改良技术研究的王伯仁每天都要观察不同年份采集的土壤,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观察一份20年前采集的土壤标本。“这主要是多年来土壤的变化,1983年1975年和现在,不同地区的也不一样。”

  红壤站首任站长、我国第一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告诉记者,20世纪60年代,红壤科技人员攻克了潜育性水稻土“鸭屎泥田”水稻“坐秋”低产难关。“八五”期间,丘陵立体农作制利用技术增产粮食1152万公斤、油菜籽60万公斤,共增值4433万元。20世纪90年代,红壤站在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南方红黄壤丘陵区低产地综合治理研究”、“红壤带南部丘陵区粮食与经济林果牧综合发展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近3年来,环境保持型施肥技术在湖南永州和祁阳地区推广应用11.86万公顷,累计增加粮食8503万公斤,创纯经济效益8712万元。

  “我们是农民的孩子”

  由于条件所限和工作需要,红壤站的10多位工作人员,不但要像农民一样种田供自己食用,而且还要自己做饭、过着夫妻两地分居的生活。副站长文石林曾经写过这样一首打油诗:喝的是泥巴水,住的是泥砖房,吃的是自种菜,穿的是乡里衣,干的是苦力活,拿的是零用钱。

  按理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应该不难,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甘守寂寞和清贫呢?在实验站工作了20多年的高菊生这样告诉记者:我们都是农民的孩子,这都是为农民做点事情,如果不这样作的话,粮食产量上不来,好多事情农民都不能作,农民增收也是一句空话。

  就是在这样的想法和工作条件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平均每两年就有一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成果诞生。实验站成立46年来,在土壤改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上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40多年来,仅粮食增收一项就达3亿多公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